第九章 突如其來的求親(1 / 2)

雖然爹娘發了大脾氣,東市燈會的事兒,天欣終在第二天早飯時,原原本本交待了一番,當然隱去了蕭家人那段,更是不會提及差點被鞭打的危險。那觀音花燈任木匠和任嫂都有參與,他們當時以為天欣隻是和前兩年一樣,準備在西市燈會鬧個出彩,因此說,對於她的要求都是來者不拒的。如今聽到女兒說,花燈竟賣了一百兩的天價,任家夫婦難以置信地互相對望著。天欣拿出那包銀子,交給爹娘:“娘,就是這包銀子,真的足足有一百兩,我點過了!隻是女兒準備抽出二十兩,分給幫忙的各家鄰舍,都討個彩頭……

“應該的,應該的。”任嫂看看銀子,伸出去手,又縮回來,“她爹,你看?”

任木匠咬著饅頭,沒有說話,也沒有去拿銀子。

“爹,有了這些銀子,咱家鋪子能添置些新貨色了。”

“不用。這銀子,讓你娘給你留著。街坊那頭讓你娘去辦,二十兩不夠就多拿些,別讓人家說閑話。”

“嗯,那我去換了銀錁子。”這分銀子的事,的確是大人出麵比較好,任嫂接了過去。天欣卻還有自己的安排,討了五兩,讓娘親換成“福珠”,準備裝了荷包送給小分隊的孩子們。

不曾想,經過昨夜的東市燈會,西市前前後後竟將天欣奉為招財童子。老百姓總是這樣,若聽到什麼不吉之言,立刻能將人打入地獄,可看到些幸運之事,又能將它誇張得不像凡間之事。於是,天欣若想低調的飄過,必然是不可能的。幸虧一早任嫂便將鄰舍們打點了一番,各家得了好處,自然說話也好聽了。西市的百姓,容易滿足的多,羨慕嫉妒恨之輩雖有也隻在少數。盡管如此,任家自此更門庭若市起來,多是打著看木玩的旗號,來打聽賺錢之道的。

天欣這才意識到,這群小分隊的孩子們有多麼大的能耐,宣傳能力遠比她預期的厲害。她按級別給孩子們分了福珠荷包,老六家的倆孩子,得了大頭。大家歡天喜地地回了家,又都給家人和各自的鄰舍宣傳了一番。

隔天一早,老六家的嬸子登了任家門,找任嫂說西市的針線班子雲秀坊有新花樣,她給仿了來了。平日裏六嬸子也不時來,多是向任嫂請教針線活或是要絡子樣子,她不如老六和任木匠的關係,所以今日來送花樣,任嫂就覺得有些不同,想必有事。

六嬸子東家長西家短地嘮叨了一番,任嫂陪著笑臉,沒多言語。待天欣從鋪子裏溜達回家,六嬸子還沒有回去的打算。任嫂見她不走,隻得開口留飯,讓天欣幫著弄廚房的瑣碎事。天欣去了廚房,六嬸子這才忍不住開了口:“任嫂子,今兒來,我是有個事情跟你打商量呢。我瞞著我們家老六,想聽聽你的意思……”見任嫂仔細在聽,六嬸子猶豫了下,繼續說,“我們家小三,眼見過十五了,跟你們家天欣實在是投緣,玩也一塊兒,忙也一塊兒,那花燈都是一起做的。您也看到了,我就想讓兩個投緣孩子早日定個親。”

任嫂詫異道:“這也太早了吧!我們家欣兒才八歲……”

六嬸子麵露尷尬:“早是早了些。隻是我們家三哥,您知道,上了幾年私塾,是個能讀書的,總想能讓他去學堂,走走仕途。隻是走這路,變數也大,若能早些與欣兒定下,小三也能安心讀書,如果他一帆風順,咱們兩家以後不都有著落麼。”越說越有勁的樣子,好似小三已經高中了。任嫂可比六嬸子理智些,別看她平常疼起女兒來忘乎所以,碰到別的事兒,也是個明白人。聽話聽聲,鑼鼓聽音,她聽著就覺得六嬸子突然來提親事,定是有別的意思在裏頭。正想著怎麼回了,天欣端著茶壺進來了。

“嬸子今兒倒是閑著,陪我娘親議什麼呢?”天欣把六嬸子的茶接過去,換了盞熱的,她“趕巧”聽到六嬸後麵那段告白,也就知道個七七八八了,直接就進來打岔。

六嬸子臉皮抽抽地笑著,這話自然不能當著天欣的麵說下去了,隻能蒙混著:“能議什麼呢,就這點事兒。任嫂,我就這麼一提,您先思忖著,過幾****再來坐。別送了,我還趕著回去做飯呢。”

天欣不知道任嫂的打算,卻確信自己並不想跟三哥過一輩子。雖然她沒有什麼遠大理想,但對於婚姻她也有自己的小執著:“娘,我聽到了,嬸子是來給我說親的吧。”

“你這孩子,怎麼這話都能說。”任嫂拍拍她的頭。

“娘,我看這不合適……女兒還小,以後的路還長呢。”天欣跟娘親直直地說了,她很喜歡這種坦然的親情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