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播州之亂(1 / 2)

龍亞行拿著聖旨前往兵部,經過一番等候,終於見到了兵部尚書李化龍,雙方閑話了幾句官場上的場麵話,龍亞行在接過遼東撫遠大將軍的兵符以後,正要離開,卻聽被李化龍叫住了.

“大將軍即將遠行,我也知道你很忙,但我想聽聽你對貴州平播有何建議.”李化龍雖然是張居正的親信.但因為很了解龍亞行資料的真實性,對眼前這個即將麵對關外接近40萬以上敵軍的大將軍可不是那麼信任.一旦龍亞行幹出什麼破格的事,那將打亂整個明朝的軍事部署,雖然皇上的聖旨賦予了龍亞行在遼東有很大的權利,相當於半自治.但整個遼東官兵的軍事後勤還是要靠兵部供應,所以自己想看看眼前的這個人有沒有真本事.平播之戰是說的播州宣慰使楊應龍數從征戰,恃功而驕,陰生割據四川之謀。

萬曆十八年,貴州巡撫葉夢熊疏請發兵進剿,但四川巡撫竭力主撫,征剿未果。萬曆21年正月,巡撫都禦史王繼光至重慶調查,而楊應龍公開對抗,朝廷遂派總兵劉承嗣、參將郭成等議分三軍,全力進剿,並派貴州兵北上增援。兩軍戰於婁山關,官軍死傷大半,被迫撤兵。萬曆二十二年三月,兵部侍郎邢玠總督貴州,主撫之議又起。明廷因朝鮮戰爭吃緊,無力分兵攻剿,遂暫緩對播州的征討。楊應龍趁機攻城略地,擴充實力。二十七年二月,貴州巡撫江東之令都指揮使楊國柱等率兵3000,進剿播州。楊應龍遣子楊朝棟等迎戰於飛練堡。官軍奪占三百落,叛軍佯敗設伏於天邦囤。官軍中計,全軍覆沒。明廷命李化龍,總督川、湖、貴三省軍事,決意進剿。時朝鮮戰事已結束,明廷急調東征諸將南征,並增調浙、滇、閩、粵之師前往會剿而此刻雙方再次議和,楊應龍以子作為人質留在重慶卻病死了,這讓楊應龍對明朝絕望了,而且堂堂的明朝把人家兒子弄死了,還不歸還屍體,要楊應龍拿4萬兩銀子去換.萬曆28年楊應龍以此為借口,擁兵18萬準備獨立於四川的事.這在後來被成為萬曆三大征的戰役,明朝共派兵達到了25萬之眾.

龍亞行知道眼前這個兵部尚書是張居正的嫡係,也知道他想試探一下自己的深淺,所以決定對他開城布公的說一下自己的想法,也讓他能在朝廷裏挺住自己.”回大人,建議不敢說,大人治績卓異,巡撫遼東時就是第一的好手,大力整頓軍政,“籌攻守,足兵餉,明斥堠、嚴偵探”,多次阻擊了關外遊騎的侵犯,特別是當年大敗蒙古5萬鐵騎,朝廷上下那個不叫一聲好。遼東事物大人稱第二無人敢稱第一.對遼東事物我都一直都想向大人多多請教的”聽著龍亞行的馬屁,而且說的是自己最自豪的事情,李化龍覺得渾身都很舒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