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張居正(1 / 2)

從孔子像旁邊的側門走出了一位年約70的老人,含笑著坐上了上首的位置,龍天行眼前的這位有著睿智眼神的就是明朝丞相裏麵僅次於劉伯溫的一代明相張居正。

張居正是明朝最出色的改革家,字叔大,號太嶽,明江陵人。穆宗時入閣,神宗時為首輔,綜核名實,信賞必罰,整頓剛記,推行一條鞭法,為相的十年時間裏,海內稱治。卒諡文忠。著有太嶽集、帝鑒圖說等。著名曆史學家黎東方對張居正有這樣的評論:以施政的成績而論,他(張居正)不僅是明朝的唯一大政治家,也是漢朝以來所少有的政治家.諸葛亮和王安石二人,勉強可以與他相比.諸葛亮的處境比他苦,不曾有機會施展其經略於全中國.王安石富於理想,而拙於實行,有本事獲得宋神宗的信任,而沒有才幹整合官僚與地方官的名實.而後人對張居正的評價不一,但是卻都不得不承認,在張居正執政的十年間"海內肅清....荒外警服......力籌富國,太倉粟可支十年.......積金至四百餘萬.一時治積炳然.

張居正在明神宗登基前,已經為帝師,並在萬曆皇帝登基後,成為首輔大臣.他和皇太後和太監首領取得默契,並在朝廷上下遍布親信使自己的權力施行得心應手,張居正的權力欲極高,皇帝基本上是一個擺設而已.張居正的政績顯著,在軍事方麵重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平定外患.在治水患方麵,重用潘季馴,把黃河從水患變成水利,把田地從四百二十二萬八千零五十八頃增加到七百零一萬三千九百七十六頃.在內政方麵,張居正提出著名的考成法,裁減了政府機構中的庸員,為政方針是"尊主權,課吏職,行賞罰,一號令".總之,至張居正主政以來的明朝形勢是明朝中葉以來最好的時期.

“兩位就是龍亞行和韓雪吧,不知道兩位通商的物品是那些,不知道我這個下野的首輔能不能幫上忙,兩位請說吧”張居正端起旁邊的茶水喝了一口。

“在下龍亞行,我做的生意就是,想用大明天朝的遼東一地換取大明天朝今後的長置久安,成為世界第一強國。”龍亞行不緊不慢的說出了一句話,反正先用一句話表示自己的與眾不同,然後仔細觀察著張居正的反應。

“什麼?你不過一小小的商人敢說我天朝的安危,而且關係到我大明天朝的國土問題。你到底是什麼人?”張居正被眼前這個人說的話深深的震撼了,眼睛一動不動的看著眼前年齡不到三十的男人。

“說出來了,大人可能不相信,不過不管大人信不信,我其實來自距今四百多年以後的未來,大明朝到覆滅還有四十年不到的壽命了,不信我可以給大人看證據。”龍天行不慌不忙,隻要張居正現在沒有表示要趕他走,他就還有機會說服對方。

“你,你不是人,我大明天朝現在帶甲百萬、疆土萬裏,人才如雲、人民路不拾遺、豐衣足食,你說這些話有何憑據,我可沒有耐心和你在這裏胡扯,要不是有沈有容的薦書,我早就送客了。”張居正猛的站了起來直視眼前兩個奇狀異服的人。

“明,由開國皇帝朱元璋建立於於公元1368年,曆任皇帝16人,現在的皇帝是明神宗朱翊鈞,而未來的皇帝是朱常洛、朱由校、朱由檢,而下一任的天子,是當今天子年輕之時,偶爾行到太後的寢宮之內,發現了一個宮女長的非常可人,於是私下臨幸,誰知宮女竟懷了龍種,由於當今太後本就是宮女,因此,並沒有為難這個宮女,反倒讓萬曆皇帝封他為妃,十月懷胎,生下了一個皇子,他就是現在的太子朱常洛,恩,現在是萬曆三十年,而朱常洛的孩子應該在最近就出生吧,大人應該不知道他孩子的姓名,太子的第一個孩子叫朱由校。要驗證一下嗎! ”龍亞行裝出不在意的表情,正視著張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