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
餘老師人長得好,性格溫柔又耐心,還順帶幫忙輔導心理,小朋友們一天不見就想……
朝夕相處的孩子們遠比大人的感受更直觀,也更真實。
佳茗媽媽繼續道:
“說到性向,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本來同性戀和異性戀、無性戀什麼的,都是正常現象。
就好像人有那麼多膚色,口音、五官,各不相同,總不能因為有的人跟大多數人長得不太一樣,就說人家不是人了吧?
說白了,也就是談戀愛嘛,人家也沒影響誰,咱們也不該這麼固步自封的。
國外不是好多國家都可以結婚了嗎?可見確實不礙事。
想必將來咱們群裏也會有不少人送孩子出國留學,那外麵的環境更複雜,這種事情更多,難道就閉耳塞聽?”
現在有老師喜歡同性,你們跑了。
那將來要是有同學、同事,甚至是領導喜歡同性呢,也跑?
到底是誰怕誰!
除了胡有才很捧場地發了個大拇指外,群裏老半天沒動靜。
胡有才把這段話翻來覆去看了好多遍,嘖嘖有聲。
真不愧是文化人啊。
自己急了就罵人,看看人家,說的一套一套的,真像那麼回事兒!
“爸,你看什麼呢?”
胡耀祖好奇地問。
胡有才揉了揉他的大腦袋,“沒什麼。”
頓了頓,又貌似不經意地問:“你們餘老師和廖叔叔談戀愛了,你怎麼想的?”
胡耀祖眨巴著眼,滿麵茫然,“啊?”
還能怎麼想?
就,戀愛了唄。
大人不都戀愛嗎?
小朋友愁眉苦臉想了半天,也沒抓住重點。
半晌,試探著問:“他們結婚的話,我能去當花童嗎?”
胡有才:“……”
你這個切入點就很另辟蹊徑啊。
然而胡耀祖仿佛被打開了問題匣子,小嘴兒叭叭的,問題一個接一個:
“那他們以後也會生小寶寶嗎?可是書上不是說,隻有女孩子才能生小寶寶嗎……”
胡有才就覺得自己腦袋瓜子嗡嗡的。
他疲憊地捏了捏眉心,強行把兒子的大頭扭過去,“看你的動畫片吧。”
問得挺好,以後別問了。
群裏又有家長道:
“佳茗媽媽,你說得確實有道理,可想和做,是兩碼事啊。”
“對啊,就算外麵有,孩子現在也太小了,以後再讓他們知道也不遲啊……”
“就是,萬一以後他們遇不到呢?”
大部分家長都這麼想的。
能拖一天是一天吧!
佳茗媽媽不讚同:
“我不這麼認為。逃避才是下下策,你越避之不及,越恐懼,現在越封閉,以後孩子突然接觸到,就越容易心態失衡……”
孩子的基本三觀應該從小培養,因為他們會模仿,會潛意識接受周圍人和事的態度:
周圍人覺得同性戀該死,一味逃避,避如蛇蠍,那麼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也會這麼覺得。
但這本身就是錯誤的。
三歲看老,真等到孩子大了,那會兒再告訴?
晚啦!
過了會兒,也有家長表示讚同:
“咱們當初選青葉幼兒園,不就是看重【開放,包容】的校訓嗎?喜歡同性,本來也是世界構成的一部分,是自然規律,為什麼要強行剝離?”
胡有才已經顧不上自主發言了。
他隻是在這幾位家長說話後,迅速打上一句:“俺也一樣!”
他在瘋狂做筆記!
太了不起了,文化人打起嘴仗來,真給力!
要記錄!
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