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拖家帶口要遠行的樣子,還挺像模像樣的。

夫妻兩人當時便收住了蠢蠢欲動的手,並且堅定以為是對方走漏了幾聲,以至於最開始那兩天都在鬥氣而錯過了將兩個小尾巴扔回府裏的最佳時機。

聽見大兒子皺著包子臉如此評價,謝如琢一點也沒有為人慈母的自覺,立馬還嘴道:“不如我這便讓人送你與弟弟回充州去找你貝姨頑?”

聞言,賀峻之小臉一鼓,不說話了。

謝如琢得意一笑,又興致勃勃的去賞景了。

小兒子賀峻亭是他哥的跟屁蟲兼他爹的腦殘粉,見狀,的戳了戳他哥的包子臉,小大人的似的安慰道:“爹爹常說‘識時務者為俊傑’,哥哥你不要難過。”

忘記說,賀峻之完美遺傳了賀家的武學修養,小小年紀便極有膽識,展露出不俗的天賦。

而賀峻亭的古靈精怪則是與謝如琢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但是小家夥的文學素養要遠高於他娘,最愛聽他爹念詩詞。

如果說老大是團火,則老二就是一汪水,兩兄弟通常一個負責搞事情,一個負責撫平父母(特指他們的娘)的心頭怒火,搭配得越來越默契。

但是謝如琢早已對這兩人的乖巧免疫,轉而給一旁坐著賀清思飛去一記眼刀,後者卻極為縱容寵溺的笑。

謝如琢歎氣:“當初在永州的時候,你對望星是何等嚴苛,怎麼到他們兩個身上便一點原則底線也沒有了。”

自打有了孩子之後,賀清思顯而易見的變了許多,不再是那個拒人於千裏之外的冷漠麵孔,他的臉上開始有了溫度,嬌妻稚兒的歡笑融化了他心頭的冰雪,漸漸有了以前那個疏朗博學的賀三公子的影子。

他本人是不承認謝如琢的話的,辯解道:“嚴母慈父,合該公平一些才是。”

謝如琢:“......”

謝如琢正思考著自己要不要換一個“嚴父慈母”的模式的時候,忽聽得馬車外頭傳來了一句:“這可是西南王與謝妹妹的車駕?”

說話的人是個女子,聲音帶著壓抑不住的喜悅之情,賀清思正在咀嚼“謝妹妹”三字的時候,謝如琢已打開車門飛快的下了馬車。

外頭站的著正是闊別已久的何西施與吳珂,兩人中間站著一個紮著小揪揪的小姑娘,小姑娘長得一張瓜子臉,杏眼桃腮極是好看。

謝如琢一見便喜歡的不得了,連敘舊也顧不得了,摟著小姑娘親個沒完。

“若是我早知道你家姑娘這麼可人,說什麼也不會這麼久才回來。”

三年前吳珂追妻成功,將何西施娶回家,特寄信一封到充州告知喜訊。

彼時謝如琢將將被診出兩個月的身孕,想回霧城但身體不宜出行隻得作罷。

何西施的氣質溫婉了許多,聞言捂嘴嬌笑道:“哪比得過王府的兩位公子,一個曬一個的出色。”

賀家兩位出色的公子,早在他們娘親下車的時候,便跟著一同下來,乖順的站在一邊兒,大的那個一身紅色的錦衣短袍,五官英挺、貴氣逼人,小的那個長得秀氣些,大眼紅唇,玉色的小褂襯托得像是從畫裏走出來的一樣。

此時兄弟兩人不約而同的彎腰作了一個揖。

此舉倒是把對麵的吳珂夫婦倆嚇了一跳,吳珂不過是個縣官,而這兩位卻是實打實的勳爵貴族,何以能受此禮,紛紛往旁邊避讓一番。

不止如此,他們還朝馬車裏行了一禮。

謝如琢從懷裏拿出一塊玉佩來掛在了小姑娘的脖子上,又摸了摸她的頭,這才作罷。

三個小人兒站在一處,這一對比,她驀然發現,吳家的小姑娘看著比自己家的小兒子還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