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清河村林家
遠離京都的清河村四季分明,水足土肥,農業十分發達,又因四麵都被高大的山脈環繞,林中不乏山珍野味,占盡了好山好水,所以盡管偏遠,村裏的日子倒也並不難過。
剛下過一場春雨,雨後的空氣總是濕濕的帶著泥土特有的味道,在風的吹佛下不斷湧入鼻腔。茁壯生長的青草尖上還留著雨滴,在雨後陽光的照耀下一閃一閃的。風一吹,都調皮地躲到泥裏再不肯出來。
離村不遠的小山坡上,羊群零零散散地落在青草地上,尤為顯眼。這個時節的草是最為鮮美的,不論是羊、牛還都忙著吃草,尾巴一甩一甩的,似是十分愜意。
這片草地上,有一顆銀桂花樹,金秋時節,桂花就會掛滿枝頭,花香飄十裏。桂花樹下此時正有一個少年酣睡,隻見這少年皮膚十分細膩白皙,全然不似農家人該有的蜜色,小巧高挺的鼻梁,一張櫻紅的小嘴,真真是個俏麗的少年郎。
不久,酣睡的少年終於張開了他的雙眼,他用手揉了揉眼睛,一雙大眼睛望了望不遠處的牛,然後站起身拍了拍衣裳向吃草吃的正歡的牛走去。他摸了摸牛,許是這草太美味,老牛的肚子都圓滾滾的了。
“老黃,你該吃飽了吧?咱們回家了,阿娘該做飯了。”
少年一麵牽著老牛一麵唱著小曲往家趕,少年的嗓音清冽而純粹。從小山坡到村子不過一刻鍾,少年很快就到村口了。
正是日落歸家的時候,村口的人陸陸續續地不間斷,村口的大槐樹下總有老人道著家長裏短。都是一個村的人,少年見了人也是這個叔那個嬸的。偶爾還會有人打笑少年什麼時候說親,男孩都說還早就匆匆離開。
見少年離開,關於少年的話題卻沒有停,畢竟在這百來戶的村子裏,一點風吹草動都瞞不住,況且林家當年的事可不算小事。
村裏的土著戶皆為林姓,在清河村林姓是大姓,也有其餘姓氏皆為外來戶,不管當初是逃荒還是避難或者出於其它理由,總之最後都在清河村安定了下來。經過了幾代人的發展,清河村現在也是個百來戶的大村了。
村裏的李正叫林偉,有一個兄弟叫林財,育有兩子一女,老大林生,老二林學,老三林悅。林家是土生土長的清河村人,祖上也出過秀才公,兄弟兩也都是有些家底的,所以在村裏很是有些地位。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林財家也有糟心事。林財家的老大林生老實肯幹,不光是做農活的一把好手,更是捕獵好手,老二林學有些小聰明,上過一陣學堂,識得幾個字,在鎮上一家酒館做活,女兒的美名也是十裏八鄉流傳的。孩子們都有出息,林財的媳婦劉桂蓮從前是走到哪兒就誇到哪兒。
林生到了說親的年齡,劉桂蓮自知兒子老實肯幹,日子定是錯不了,一心撮合娘家的侄女和兒子,女方對林生自是滿意的緊。隻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林生最後卻看上了鄰村一個死了爹娘,由哥嫂養大的女人。
林生自小老實木訥,鮮有違背爹娘意願的時候,但在娶妻的這件事上卻始終不妥協,那陣子,林家那叫一個雞飛狗跳,最後以老人的妥協告終。在娘家那邊失了臉麵的劉桂蓮,對克死爹娘的兒媳自是沒什麼好臉色。林生的媳婦許秀琴一直忍讓著劉桂蓮的種種責難,日子盡管難過,但貼心的夫君卻也讓她倍感幸福。
林生本就不如林學能說會道討歡心,在婚事上又不顧老娘的反對,此後,劉桂蓮對兩個兒子的態度就明顯不同了。許秀琴嫁到林家兩年後,弟媳劉雲巧懷孕為林家添了一個大金孫,而許秀琴的肚子卻一直不見動靜。劉桂蓮更是不滿,天天譏諷許秀琴不說,所有的家事都落在許秀琴身上,而劉雲巧出了月子還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