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章 請君留下(1 / 2)

“啊……哦……對了,剛才那幾句詩詞,是我前幾天進城抓藥時,偶然聽幾位士人所說,覺得好聽便用心記下了……”文嶽首先從發呆中醒悟過來,連忙訕訕一笑,解釋道。不過在他看來,這樣的謊話恐怕三歲的小孩都不信,不過此時也隻能死馬當活馬醫了,先過了這劫再說。

謝天謝地!如來佛祖觀音菩薩竟然顯靈了!杉兒眨眨眼睛,臉上露出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嘴角泛起悠悠的笑意。文嶽悄悄拽了拽俊俏公子的衣衫,俊俏公子也立馬會意過來,用眼角餘光睨了眼文嶽,隨即很配合地點頭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酒菜剛一擺好,俊俏公子便屏退了侍者和屏風後的歌伶,各懷心思的三人分別落座。

桌上八葷八素,形若雕繪,色如織染,菜香飄嫋,令人食指大動,遐想連連。

俊俏公子起身為文嶽和杉兒各斟滿一杯水酒,潔白如玉的瓷杯中波光琉璃,金黃通透,一縷幽幽的酒香隨即撲鼻而至。

“舍妹她不會飲酒,還是以茶代酒的好。”文嶽突然想起杉兒從未喝過酒,連忙替她婉言謝絕。

“無妨,無妨。此乃產於汾州杏花村的極品竹葉青酒,雖謂之酒,卻醇甜若泉,飲之亦可清神養腦。”俊俏公子端起酒杯,見文嶽臉上仍有疑慮,又道:“再說,我都喝得,令妹自然喝得。”

你能喝,杉兒就能喝?什麼邏輯?文嶽無語地看著俊俏公子,俊俏公子自覺失言,連忙解釋道:“在下本是沾酒即醉之人,可這竹葉青卻能飲三五杯而絲毫不覺醉意。”

“公子說這竹葉青產自杏花村,可是杜牧詩中‘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杏花村?”杉兒聽俊俏公子一說,頓時興趣盎然。自杉兒懂事起,顧老鏢頭就花重金請了先生教杉兒和文嶽四書五經詩詞歌賦。文嶽好武厭文,武藝自是非凡,可習文也隻停留在認字的初級階段;杉兒卻是文武雙全,武能使劍飛鏢,文可吟詩作對。是以,文嶽對杉兒脫口而出的詩句不以為然,卻不敢顯露自己來自後世的才學。

“正是,而且這杏花村就位於我們山西汾州西河縣境內。”俊俏公子頗為得意道。

“大哥,那我就品嚐一杯如何?”杉兒帶著期許的眼神望著文嶽。

文嶽見狀,微笑點頭,道:“既是如此,那便飲個一二杯吧。”

俊俏公子連忙起身,舉杯道:“二位遠來是客,我當盡地主之誼,來,我敬二位一杯。”

“請!”三人輕輕碰杯,同時客氣道。

隨著美酒落肚,一股醇香回蕩在口舌之間,甘潤而香馥,令人回味無窮,欲罷不能。這上好的竹葉青醇而不烈、香而不薄、精而不顯,果真是瓊漿玉液。文嶽不由地讚道:“果然好酒!”

杉兒飲完亦是點頭讚美,隨即又問道:“這酒真是汾州西河境內杏花村所出?”

“那是自然,如假包換的杏花村釀製。”俊俏公子微微一笑,回答道。

“可惜,我在祁縣生活了十幾年,竟然不知道百裏外的杏花村竟然有此美酒,若是早些知道,也可買幾壇讓爹爹嚐嚐。”顧老鏢頭生前有一喜好,就是飯後常自斟自飲三兩杯水酒。杉兒此時因酒想起了往事,不由地黯然神傷。

“杉兒?”文嶽見狀,不由得心疼地喚道。

杉兒見自己失言失態,向文嶽倉促一笑,又對俊俏公子道:“方才想起往事,不由地有感而發,望公子見諒。”

俊俏公子連忙一擺手,安慰道:“無妨,情之所至,人之常情嘛。”

本來文嶽一直未想向俊俏公子表露自己和杉兒的身份,可剛才卻不小心說露了嘴,事已至此,若再不言明,未免太不禮貌。想到此,文嶽站起身來,向俊俏公子微微施禮道:“公子未問在下名姓,在下本也想與公子做個路過的朋友。可公子仁義皆盡,在下文嶽和舍妹杉兒謝過公子體諒之情。”杉兒也隨著文嶽起身道謝。

俊俏公子心道:昨天你防我如防賊,我哪裏敢問,今天卻是沒來得及問到。見文嶽如此說,連忙起身還禮,道:“在下司馬彥,正欲要問兄台和令妹高姓大名,兄台便先自言出,倒是頗有幾許心意相通啊,嗬嗬。”

“既是心意相通,我與舍妹敬司馬公子一杯。”文嶽端起酒杯,滿是感激地看著善解人意的司馬彥,恭敬道。

“我們既是有緣,自是不必客氣。”司馬彥忙端起酒杯,對文嶽和杉兒道:“來,文兄,文小娘子,我們再飲一杯。”

出祁縣之後,文嶽對旁人言及杉兒都是以兄妹相稱,外人自然想當然地以為杉兒也姓文,不過這也倒是方便出行,不會讓人有所猜忌,況且經祁縣縣衙的通緝,顧杉兒三個字還是暫時不用的好。也因此,文嶽和杉兒都默認這一點。

文胸……文兄?文嶽第一次被人這麼稱呼,心裏發堵鬱悶之極,隻好自我安慰道:幸好現在是宋代,沒人知道文胸就是抹胸,要不還不得去撞牆。文嶽訕訕一笑,將杯子美酒一飲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