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係之外,多拉斯帝國的十億大軍,最終奪取了星空管製區外圍過百個小型星團,人類聯邦駐守在那些星團上的所有強者部隊遵照聯邦統帥部的命令,盡數撤離的消息一經傳出,整個聯邦的所有民眾,幾乎有七成陷於不解與鬱悶之中。
至於那另外三成,有很大部分都處於第一旋臂駐紮大量強者軍團的外圍星區。這些星區的民眾移民的時間不過數年,而且剛剛經曆駱君策的瓦倫薩星區部隊,成功收編兩億多神國強者部隊,並令十六宗主國聯軍停止攻擊,神國第三聯盟也自亂陣腳無法再進行攻擊的驚喜。身處於這樣勝利的氛圍中,雖然對於聯邦喪失那上百星團略有不滿,但卻並沒有像大多數聯邦民眾那樣情緒激昂。
當然,還有些不喜歡參與政治活動的民眾,保持了克製與沉默狀態。
這些民眾,或多或少都明白一件事,參與政治活動的代價與成本並不低,而且起的效果也極為有效。
聯邦外圍的多拉斯帝國強者集團軍隻是一方麵,那十六宗主國撤走九大宗主國,但還有七個宗主國的聯軍仍舊陳兵在外。
再加上,那神國第三聯盟的二十多億強者部隊,雖然暫時並未進攻,但說不定哪一天就會攻擊上來。
為此,這些民眾雖然並不能將所有事都看清,但卻保持了克製,在沉默中去觀察事態的後續發展,以驗證他們的猜測。
當年的地球聯邦自踏入星際時代以來,雖然經曆了最初的嚴重剝削時代。對星際時代最初幾代人的收入與種種本應免費或低價享受的項目課以重稅,甚至取消獎學金,對醫療手術等進行最高稅收,才保證了聯邦政府的財政收入,並以這筆龐大無比的資金開發三十六星區,建立了人類聯邦。
在那個時代,最終因為聯邦政治機器急於擴張,在民眾間造成的這種無法調和的社會矛盾,導致人類聯邦分裂。但最終,人類聯邦在經曆諸多困境後,在麵臨外界的巨大威脅之時,重新融合到一起,並形成了以聯邦統帥部為最高決策機構的聯邦政治體係。
可以說,那個時代的人類聯邦民眾,每個人都要為星際時代的發展,將絕大多數的收入做為稅收,交給聯邦政府做為開發星際之用。
聯邦政府是國家機器的一部分,規劃星際擴張與資源利用,以及移民計劃等等,不是光靠印製鈔票或者是無限劃撥虛擬貨幣就可以,而是要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隻不過,當年的聯邦政府急於進行星際移民計劃,解決聯邦內部的人口與資源的根本性矛盾,而且並不知銀河係實際上是屬於多拉斯帝國版圖之內。
那是導致人類聯邦內部發生分裂的主要誘因,最終被某些對權力欲望極大的勢力與人物所利用。人類聯邦分裂,底層民眾卻並沒有獲得實質性的好處,反而還不如當年在聯邦政府有序管理下的生活水平。
做為一個新興的星際勢力,人類聯邦的民眾目前基本上都在享受著半價的醫療、優厚的年薪,免費的教育,以及完整的社會救助體係。
這都是在聯邦數代人的努力之下,在聚集了數代人積累的財富與經濟發達狀態下,才形成的社會架構。
在這種基礎上,人類聯邦的經濟與軍事力量也不斷強大。甚至於參與了應對星際勢力的入侵與反擊作戰,而且戰績斐然,多半都是以勝利結束戰鬥,這也讓聯邦民眾們對於聯邦有了極大歸屬感。
經濟實力與軍事力量的日益強大,最終令得人類聯邦民眾在有著歸屬感的同時,信心也逐漸開始膨漲,而且不願意接受聯邦軍隊喪失了過百個星團這樣的戰略要地的消息。
這對於聯邦民眾們來說,幾乎就是一種恥辱。強大的聯邦軍隊,居然未與多拉斯帝國正麵交手,就平白無故讓上百個星團被敵方占據,這實在是太過豈有此理。
正是因為如此,這一次聯邦軍隊,不戰而退出那過百星團,將聯邦控製的星團平白恥辱地送給多拉斯帝國,讓聯邦所有民眾在不解與憤怒之下,產生了對聯邦軍方政府的不信任態度,並且自發的走上了街道進行遊行示威。
這種示威活動,雖然極為有秩序,並沒有產生任何衝突與打砸搶現象,還是令得各星區的政府機構忙得不可開交,也陷入了一時的混亂之中。
這種遊行示威活動,竟然如此全麵的在聯邦全境幾乎所有星球上發生,不能不讓人懷疑,是否幕後有人在進行操縱。
無論是在首都星地球的主要城市街道上,還是其它移民星球的城市街道上,都有拋棄懸浮車與飛行器采取步行,手中舉著自製標語,呼籲聯邦軍隊奪回屬於聯邦控製星團的人群出現。
甚至於,在各星區的中轉貿易星,甚至礦藏星工作的工人們,也都在假期時拿著標語,集會在各自星球的政府機構廣場上,自發且有秩序地開始遊行示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