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終於瞧見崇禎了(1 / 2)

色色色,千古一過,君子失德小人常樂,大丈夫也難把美人關過。----------------------天啟五年七月二號,奉旨欽差張好古結束了曆時一天的下江南之旅,回來了。進城之後,他稍微安排了一下,就馬不停蹄趕奔魏府請罪。一見魏忠賢,昊天“撲通”就跪下了,淚流滿麵,向上叩頭:“卑職有負您的期望,請九千歲降罪呀!嗚嗚……”不用問,這又是辣椒麵兒的功勞。“張好古,你好大的膽子,竟敢戲耍咱家!”“九千歲息怒,息怒啊!卑職實在是不知道自己有這麼個毛病,要是知道了,天膽也不敢領這份兒差使啊!”“這笑話已經出了,你說,讓咱家怎樣發落於你呀!”“九千歲,您的任何責罰,卑職都甘願領受,隻求您老看在卑職對您一片忠心的份上,讓卑職能夠戴罪立功!”“戴罪立功,你想在哪兒立功啊?”“全憑您老吩咐,卑職一定是幹一行愛一行,哪裏需要哪裏上!”“哈哈哈,還一套一套的。行啦,這回咱家先給你記下了,崔呈秀那兒有點兒麻煩事兒,你先去幫忙,要是幹好了,這次的事兒就算了,要是幹不好,別怨咱家處置你個二罪歸一。”“啊?九千歲,籌組‘海務衙門’責任重大,若是崔大人都不行,卑職更是……”“怎麼,剛說完‘哪裏需要哪裏上’,這就要往後‘稍’啦?”“呃,不不,卑職領命,盡力而為,呃,不不,是全力以赴。”“這就對啦!真心為咱家效力,就虧待不了你,若是有什麼別的心思,哼哼!”“卑職不敢,卑職不敢!”“不敢就最好,咱家言而有信,隻要你真心效力,就虧待不了你。你先回去歇息歇息,明兒隨咱家進宮,咱家在萬歲麵前給你將個情,先把這關過去!”“謝九千歲恩典!”第二天上午,魏忠賢帶著昊天,來見天啟。進宮走了沒多遠,迎麵走來了一大幫人,有宮女、有太監,還有十幾名侍衛,中間簇擁這一個少年。這個少年十四、五歲的年紀,生得是身材修長,濃眉大眼,行走間帶著威風,而且袞冕在身,最小也是位皇親。魏忠賢一見少年,立刻了胸脯也不拔了,肚子也不腆了,威風勁兒一點兒也找不著了。他邁著小碎布跑上前去,滿臉堆笑,點頭哈腰。這是尾椎短,要是長,他能衝著少年搖晃幾下。昊天在後頭瞧著納悶——他對天啟也不這樣兒啊,這是哪尊神仙呐!“王爺,您好啊!老奴給您請安啦!”那位少年王爺好像很不耐煩,拿白眼珠翻了他一下:“魏忠賢哪,你又進宮幹什麼來啦?”還沒等魏忠賢回話,他一眼瞧見後邊兒的昊天,麵露驚喜之色,馬上快步走到昊天麵前,問道:“是你呀,不賣菜啦,當官兒啦!你叫什麼名字啊?”賣菜的?昊天聽糊塗了。可王爺已經問話了,他急忙躬身回答:“小臣太中大夫張好古。”“張好古,嗯,不錯,我大明朝是什麼人才都有啊!你賣菜的吆喝聲很好聽,啊,那一大長串兒,一口氣兒就下來了,跟唱曲兒一樣。”噢,昊天想起來了:我當初在菜市口替陳老伯賣過一回菜,敢情讓這位聽去啦!“小臣當時還是一名舉子,乃是替友幫忙,一時放肆,請王爺恕罪。”“哎,罪什麼!多好玩兒啊,我回去讓手底下人學,就沒人能唱的跟你一樣好聽,哪天到我府上給我再吆喝一回聽聽!”“呃,這……”這位少年王爺看來是個急性子,還沒等昊天回答,他一轉身,走了。後麵的隨從侍衛、太監、宮女趕緊跟隨,“呼嚕呼嚕”全走了。等人走遠了,昊天走到魏忠賢跟前,低聲問道:“九千歲,這位是?”再瞧魏忠賢,那威風勁兒又回來了,他咬牙切齒的看這群人的背影,從牙縫裏擠出來一句話:“這就是信王千歲!”崇禎?昊天也不禁回頭望著他們的背影,腦子裏閃過剛才的最後一幕——信王與他擦肩而過的時候,目不斜視,嘴唇微動,說了一句話,說的聲音很低,隻有昊天能聽見。說的什麼呢?隻有兩個字——“王左。”這個“王左”,昊天太熟悉了,段子《八扇屏》裏,明四扇中的“苦人”說得就是他。他是北宋嶽家軍的將領,曾施“苦肉計”,斷臂入金營詐降,說反陸文龍。看來這意思就是說他信王知道昊天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這個少年朱由檢看似天真自大,其實很不簡單哪!正思索間,聽魏忠賢在一旁問道:“信王剛才說的賣菜吆喝是怎麼回事?”昊天急忙將當初如何助人賣菜的事情講述了一遍,最後還說:“這都是卑職當年年少輕狂,和一些戲子優伶學來的,實是不值一曬。”魏忠賢聞言,微微一笑,也沒說別的,轉身繼續向前走去。天啟皇上一見兩人,特別是見到昊天,十分驚喜:“張愛卿,你不是走了嗎,怎麼又回來了?”昊天急忙跪倒請罪,將自己暈船不能成行的事兒說了。魏忠賢也在一旁給說好話。天啟一擺手:“這算不了什麼,你不能成行,便由魏卿家另派他人也就是了。不過,你既然不能去,這‘欽差’的帽子就別待著啦!”“臣遵旨!臣回去就向吏部交回太中大夫的官印。”“誰讓你交印啦?你以為朕封的官兒是買家具,不願意要了還能退回來嗎?太中大夫還是給朕好好的當著吧!”“謝主隆恩!”昊天一邊謝恩,一邊暗自琢磨:這個天啟對我還真不錯,我真想幫你一把呀!可惜,你過於寵信客氏和魏忠賢,已經搬不動他們啦!“行啦,本來朕還羨慕你能遊覽江南風光,沒想到卻吐著回來了,哈哈哈!這樣也好啊,沒有你在身邊給朕講故事,朕還真有些寂寞呐!”魏忠賢一聽這話,臉上又有點兒不自然:“啟稟萬歲,如今籌備‘海務衙門’事情繁雜,崔呈秀他們忙不過來,正好張大人不能成行,老奴想請張大人一同參與此事,不知萬歲龍意如何?”“你就看著安排吧!”----------------------注釋:相聲《八扇屏》最早共八段“貫口”,因此得名,後來逐漸豐富,增加了鄉下人、漁人、氣死人、沒這人、小婦人、忠厚人等等,至今有將近四十段。最早的八段貫口,分“明八扇”四段,您能經常在電視上見到表演,分別是“小孩子、粗魯人、猛撞人、苦人”;“暗八扇”四段,內容因為有些和社會主義教育相違背,一直以來多在劇場演出,少上電視,分別是“扁毛畜生、糊塗人、江湖人、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