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大理寺並沒有讓他進去,說姚氏是朝廷重犯,不可見。

崔父想到阿糯,他知道妻子的事情肯定同阿糯有關,他不怪阿糯,是他們崔家對不起阿糯,可他還是得去求求阿糯幫他這個忙。

崔父去回春堂尋了阿糯,卻被回春堂裏麵的兩個孩子告知,說阿糯出城接人去了。

崔父惶恐不安的站在回春堂門口等著,差不多晌午時,他見一輛馬車停在回春堂門口,阿糯先跳下馬車,然後掀開車簾,一個年歲很大,頭發都花白的老太太慢騰騰的被沈糯接下來,之後又從馬車上下來個三十來歲的婦人。

他認得這老太太和那婦人。

是邊城很出名的仙婆和仙婆的家奴。

沈糯瞧見崔父在這裏並不意外,她知道崔家人會離開京城,崔父也算是有情有義的,不會不給妻子收屍的。

沈糯看到崔父並不意外,她道:“伯父。”

“阿糯。”崔父紅著眼說,“我,我有一事想求阿糯……”

沈糯道:“我知,一會兒我也打算帶師父過去大理寺一趟,伯父隨我一同過去吧。”

上輩子,崔父和崔家幼子對她很好,是真的護著他,這份恩情,今天她也一並還了。

至此,她與崔家,再無半分牽連。

沈糯今日才接回師父,鏡心時隔幾十年,再回京城,感慨萬千,她來的路上已聽徒兒說姚氏用‘血祭’這個邪術修煉的事情。

她才告訴徒兒,“阿糯,血祭的確也是你師祖尋來的邪術,他曾記在筆記上,被你師伯看過,這姚氏恐怕真就跟你師伯有些關係的,你說的那個木鐲子,你師伯當年身死時,的確有這樣一件遺物,是用槐木雕刻成的鐲子,她還經常佩戴的,如果姚氏手腕上的木鐲當真是師姐的,隻怕師姐的魂識真的是在木鐲中,你看不出木鐲裏麵的魂識也算正常,師姐心思細膩,很會未雨綢繆,她做事情都是萬全之策,肯定會想法子封印自己的魂識不被人看出。”

師姐不僅心性狠辣,且心細如發。

如果不是師父留有血玉佩,當初的師姐隻怕真的就讓大涼改朝換代了。

所以鏡心來京城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看姚氏,看看她手腕上那枚木鐲子。

當初她在邊城去過崔家,可惜沒注意姚氏手腕上的鐲子。

鏡心這趟來經常是不打算在回邊城,就算服了阿糯給她配的藥,她也就幾個年頭可以活,不如就陪伴著阿糯待在京城,好生度過這幾年,此生也算無憾。

她來京城,靜娘自然也要一起跟來。

沈糯讓靜娘先待在養生堂,她帶著鏡心同崔父過去大理寺。

大理寺自然認得她,得知她要見重犯姚氏,進去和大理寺卿通稟了聲。

大理寺卿直接讓人放行。

兩名官差帶著沈糯三人去往牢房。

很快,三人過去地牢,沈糯同鏡心在外麵等待片刻,讓崔父先進去同姚氏見最後一麵。

第117章

崔父謝過沈糯, 進到大牢。

牢房中陰暗潮濕,氣味難聞,每間牢房的人都縮在角落, 這裏是大理寺,能被關在牢房的都是重犯。

一路走下去,崔父心中難受,妻子從來沒吃過這樣的苦頭,妻子生的美, 是他看上去上門求娶的, 把妻子娶進門後,他也舍不得她做什麼, 除了上山狩獵,其餘時間在家都是他操持家務, 還是後來生下兒子跟女兒,妻子才學著做飯, 但味道不好, 空閑時都是他來, 他此生最愛的人就是她,他從未想過有一日, 妻子會變成這樣。

也或許,妻子本性就是如此, 隻是他一直被自己對妻子的感情蒙蔽了雙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