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又過麥收季節,托天之幸,今年各地整體上看收成還算風調雨順,但是在去年戰火燃燒過的河南、潁川、濮陽、南陽、平原等郡卻歉收不少,戰火不但毀掉了直接無數的良田,更是有近百萬耕農淪為了流民,荒蕪了更多的土地。南陽郡腹心地帶被呂蒙如尖刀一般攪過後,加上戰敗和袁術瘋狂擴軍備戰,今年耕種土地不足往年一半,耕種不足加上缺乏管理,造成了今年南陽軍稅收更是不到往年三分之一。以南陽郡如今不足50萬人,要養15萬大軍,任誰都知道這是一件極其瘋狂的敗亡先兆。可是自進攻北海軍失利後,南陽不僅勁銳失去一半以上,連曆年積累的糧草都消耗殆盡。從戰略上看,南陽軍現在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境地。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莫非要本將軍等死不成。”議事廳上,袁術厲聲喝道。“值此危難之際,爾等竟無一計可解南陽之危,實在太讓吾失望了。”坐中南陽一眾文臣武將聽了,如紀靈等袁術身邊舊將和徐庶等謀臣不禁有些慚愧,呂布卻是眉毛一揚,心中轉過千般念頭,眼神微視高順,高順心中雪亮,此時正是為舊主爭取兵權的最好時機。
“大將軍。”高順霍然起身,朗聲說道:“如今南陽四麵臨敵,民窮力弱,實不足與北海軍抗衡。東西和北麵已經沒了去處。”
高順說道這裏,停頓了少許,一字一頓地說道“如今唯一之計,便是南下!如果困守南陽孤地,則誠然如大將軍所言,不過等死而已。”
袁術聽了不禁眼前一亮,心中大為意動。旁邊閻象見袁術意動,不禁起身說道:
“高將軍此計大善。想那荊州乃是富庶之地,劉表暗弱,如今荊州軍主力大半又在荊南和揚州豫章一帶,荊北江夏兵力不過2萬,太守黃祖不過一無能之輩,以如今我軍實力,隻需要出動5萬大軍,便可以一鼓而下!”閻象越說越興奮,仿佛江夏已經是南陽軍的囊中之物一般“然後以南陽江夏倆郡為基,進而攻略荊南,則苦心經營不過三五年,不難取劉表而代之,彼時將軍坐擁江漢,待到兵精糧足,東可取江東,西可進巴蜀,得此四州,足以與北海抗衡,甚至於稱霸天下!”閻象唾沫四濺,看著主公袁術眼神越來越亮,不禁一掃徐庶擔任軍師以來留在心中的陰影,重新有了爭奪袁術心中首席軍師信心。
不得不說,閻象還是有那麼一點急才,竟然通過高順的一個提議,便為袁術演繹出如此美好的未來。高順隻不過想讓袁術有一個發動戰爭的借口,從而讓呂布有領軍掌握兵權的機會。如今經過閻象這樣一演繹,大部分武將竟然覺得天地霍然開朗,產生了一種柳暗花明的感覺。徐庶雖然知道此計大有問題,這不僅僅是袁術劉表倆家曾經是同盟,在政治上背信棄義將造成絕對劣勢,更是因為袁、劉倆家相爭,在軍事上最大得利的可能是如今隱然天下第一的北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