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拆是個廚師。
他從小喜歡做菜,據說他第一次玩鉛筆刀,不是拿來削鉛筆,而是撿了個蘿卜在那裏切,蘿卜絲,蘿卜丁,蘿卜條,變著花樣的切,當時大人們沒在意。
但是在他慢慢的長大之後,他對做菜的興趣就表現的越來越強烈,甚至是猛烈!最終,在他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之後,他放棄了最好的選擇,卻去了一所烹飪學校。
而當他在烹飪學校足足熬了五年之後,他開始了他的廚子生涯;其實,在烹飪學校的第一年,學校就要頒發畢業證書給他,但是他強行把自己留了下來,繼續以學生的身份呆了四年。因為,學校有一兩個老師是一些高級飯店的特邀顧問,留在那裏,經常有機會和那兩位老師一起去各種大飯店觀摩,甚至參加一些超級的烹飪大賽。朱拆就是看中了這點,所以才窩在了那所學校。
直到有一天,那兩位老師都跟他說了:朱拆,你走吧!我們沒有東西可以教你了,你呆在這裏,也是浪費時間。
朱拆就走了!
因為他也知道,自己確實沒有東西可以學了!兩位老師在最近的一次全國性的烹飪比賽上,都是三甲之內的名次;但是一次在學校的廚房,兩位老師發現,偷偷摸摸的朱拆,做出了兩道菜,分別是他們獲獎的菜式。而經過兩人集體品味之後,兩人都覺得:這兩個菜拿到那天的烹飪大賽上去,他們的名次,恐怕就沒有了。
朱拆對廚藝,隻是喜歡。他並不想去通過廚藝名滿天下,也並沒有想過通過廚藝去賺個金銀滿缽。但為了生活,他也去過各類的飯店工作,廚藝是實在的,他也得到了豐厚的待遇。幾年以後,年輕的朱拆,也小有了積蓄。
他終於厭倦了大飯店統一操作,標準操作的廚房管理模式。於是,他隨遇而安,來到了這個繁華城市的邊緣地帶,開起了一家屬於自己的店,店的名稱是:
“育民小飯店”。
他的飯店,很有特色!他不是製定統一的菜譜來點菜的。
飯店很小,但是廚房很大;而且,廚房裏的菜也很齊全。來點菜的人,直接去廚房找朱拆,然後告訴他自己想吃的是什麼菜,菜隻講主菜,比如,你喜歡吃牛肉,你進去告訴他,你要吃牛肉,然後大概講下自己的口味,剩下來的,你就等著上菜就好。而當菜出來之後,朱拆老板,會很有禮貌的在客人身邊,仔細的詢問你對這道菜的感覺和口味是否合適。
如果你能說出個三四五的,恭喜你!朱拆老板很有可能不收你的錢。
當然,這是前期的經營方式;到現在,已經不用去廚房了,但是原則不變,把你的主菜和口味要求寫在菜單上,朱拆用他的方法自然為你烹飪出你滿意的要求。
五星飯店的掌勺大廚,開個小餐館,又是這麼別致的經營方式,會是怎樣的情況?
一家開始光臨的主客都是來吃快餐的民工,變成了小車雲集,排隊等候的小飯店。
為什麼還是小飯店?裝修沒變,桌椅沒變,隻是多出了些數量。還是當年那家露天排擋的場景!民工照樣來吃飯!很多民工,都跟朱拆很熟,甚至可以欠賬。
但是,那些開車來的,滿身名牌的,不好意思,先給錢,後炒菜!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地方,社會的高層和民工,都在一家小飯館吃飯!但是,育民小飯店的生意,一直都是那麼的好!
這是一種很奇怪的社會心理。剛開始,很多高層,有錢人都有在店裏看不起甚至指責民工,還有一些普通工薪階層的現象;但是,當朱拆老板第一開口,就是趕有錢人,並且曾經有人豪爽的甩了十萬大洋賭氣,要朱老板清場,而朱老板仍然是連人帶錢的把那位清了出去之後,這種情況就再也沒出現了!而且,有錢人越來越喜歡來這裏吃飯了!而且,很多人竟然和民工交上了朋友!因為,出現了很多換著普通衣服,車子遠遠的停,然後走過來吃飯的有錢人了!
據某一位有錢的哥們透露,來了幾次之後,他就想起了,原來,自己也是從窮苦熬出來的!隻是習慣了有錢的身份這些年,已經慢慢的淡化了這種感覺;當來了這裏幾次之後,竟然找到了一些當年的感覺。有了以前那種感覺,才感覺自己現在過的有點意思,才不會整天沉醉在燈紅酒綠之中而麻木!
更有幾位哥們說了,在這裏吃過多次飯之後,回家之後,那是夫妻和睦,相敬如賓!因為,很多的有錢人,在創業初始,都是家裏現在的黃臉婆不離不棄的走下來的;可是在他們路走遠之後,麵對社會的風氣和引誘,不自覺的,慢慢的忘記了曾經風雨同舟的糟糠之妻!在這裏,他們想起了當年,也想起了現在的枕邊人。很多人,都回了家睡覺,甚至跟老婆回憶起了當年的同甘共苦。二奶也許沒斷,但對身邊的人,卻湧上了愧疚,不由的好生對待起來。幾對頻臨離婚的夫妻,竟然奇跡的抱在了一起,相擁而泣;因為,說起了當年,當自己痛恨那個臭男人,那麼深情的說起了當年一起一天三餐吃一餐,出租房裏住床位的日子,女人們都心軟了,都原諒了!
從此,育民小飯店,更是聲名大振!車水馬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