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說媒(1 / 2)

時值六月,酷暑將至。

徐秀秀坐在桌前,擺弄手裏的一塊兒米黃色的布料,比劃了比劃,打算做一件長裙。

這料子是徐峰娘送的,柔軟輕薄,顏色也好,應該是江南知名的布坊的好料子。

“秀秀,秀秀。”

她正搗鼓,外麵忽然傳來她母親的喊聲,“你這兩天怎麼不去你伯娘家?快去轉轉,我才蒸了一鍋饃饃,拿去給你伯娘嚐嚐看。”

徐秀秀一怔,半晌沒動彈,臉上的神色略微有些不對勁兒,想了想忽然問道:“娘,我伯娘家沒出什麼事兒吧?”

“你個死丫頭,你伯娘好得很,趕緊的,收拾收拾過去玩,以前你不是挺喜歡出去,在家裏悶著做什麼!”

徐秀秀的娘親端著一盆饃饃進屋,招呼女人換衣服出門,每次女兒過去,隨便拿一點兒東西就能換回好幾倍的好東西來。

她到也不是故意想占便宜,可老早就聽說徐峰娘大手筆得很,還要給族裏捐些地,想修建族學,讓族中的少年們都能讀書。

這可不是什麼小數目,光是每年的筆墨紙硯,給先生們的束脩,沒個幾十兩甚至上百兩銀子,絕對下不來,那還是因為族中能讀書的族人少,估計找不出幾個,等過兩年說不定開銷更大。

徐峰他娘既然能有這個心思,估計確實是發了財,家底豐厚,自己是正經親戚,從她手裏掏些東西又有什麼不行。

徐秀秀聞言躊躇了片刻,終於還是端著饃饃出了門。

他們家離徐峰家有一段兒距離,不過寧縣不大,到也不算很遠,出門沒多久,就看見擺著書畫攤賣字畫的孫秀才,腳步頓時頓了頓,臉上略有些尷尬。

孫秀才到沒看見她,一個人百無聊賴地坐在椅子上看書。

寧縣是小縣城,買字畫的人實在不多,他的生意也著實不算好。

徐秀秀有點兒怕見這個大秀才,其實是因為自己可能闖了禍,前些日子,她和幾個小娘子到許家去做針線活,想找玉荷討幾張新鮮花樣子,結果許娘子大方得很,讓玉荷和寶琴帶她們去書房找自己喜歡的。

當時有一大黑匣子,全是各種花樣兒,除了叫不出名字的花,還有別的小動物,水果,植物,山水,樣樣好看,大家都挑花了眼。

那小書房也極好,聽說許娘子愛讀書,每到一個地處,都要先弄出書房。

她為人大方,連丫頭們也能進去讀書,書房裏話本之類的有不少,筆墨紙硯,也由著丫鬟們用,桌子上還放了一本字帖,聽說是許娘子親筆寫了,留給家裏的丫頭練字用。

徐秀秀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兒,忽然就覺得心裏頭難受的很。

在別人家,一個丫鬟能隨便拿雪白的紙張練字,可在他們家,家裏有什麼好東西也是弟弟們的,她自己,將來出嫁恐怕連份足夠豐厚,有麵子的嫁妝都不會有。

一時間鬼使神差的,她腦子一懵,不知道怎麼的就隨手把一本字帖揣在袖子中,帶了出來。

後來玉荷她們還因為失了本字帖,很是傷心了兩日,也有點兒擔憂,幸好許娘子沒當回事兒,處置自家的丫頭。

隻是字帖而已,又不是旁的什麼要緊物件!

本來也確實不是什麼大事,雖說女兒家的字兒似乎不該外流,因為江南風氣如此,女孩兒家的東西都不許旁人知道,就說施紅袖是江南有名的才女,可在京城到是名聲遠播,在江南卻很少出門應酬,她的筆墨字畫,也向來不會給外人看。

要說字帖這種東西,還有識字的女孩子寫來賣出去賺錢,丟了就丟了,沒什麼大不了,倒黴就倒黴在,許薇姝自己寫字帖,又是寫給自家丫頭看,就不怎麼注意,隨便在上麵亂寫亂畫,不光是畫了球球,小白的肖像畫,還時不時畫一幅自己的Q小像,順便教玉荷她們畫著玩。

偏偏徐秀秀想用這東西換一筆零花錢,就拿著字帖去寧縣比較有名的書坊賣。

孫秀才和幾個寧縣的讀書人正好給碰上,許薇姝那筆字不用說,當年考女官時,就是書法第一,即便去考進士,隻憑她這一手好字,就是足夠的加分項目。

這本字帖可是讓這幫讀書人畫了大筆的錢,孫秀才家貧,東西沒拿到手,到是一個姓柳的公子買下了東西,柳公子的性子豪爽,並不吝嗇,見孫秀才他們喜歡,自然分享。

徐秀秀賺了錢,雖然有點兒心虛,可也沒太在意,卻不曾想,孫秀才居然對寫這個字帖的許娘子動了心,也怪徐秀秀那張嘴不老實,她就是習慣性地會胡說八道,這次也一樣,隨口就胡謅,說自己經常出入許家,懷疑許娘子可能是個棄婦,她男人不要她了,這才把人趕出家門,否則怎麼留在江南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