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梗概:
※※※※※※※※
1、淨瓶師太:係觀音尊者轉世,楚莊王女兒,曾於水月庵習得九天玄女絕學,機緣巧合又取得佛珠一顆,法力高深,威震三界。後來在火珠山自立門派,即佛桑香界。常用兵器為“昆吾八劍”之首的“滅魂劍”,劍術高絕,罕有其匹。在水月庵時降服冥海鯤鵬,鯤鵬入海為鯨、上天為鵬,乃淨瓶師太坐騎。
2、玄空大師:釋迦牟尼座前的金蟬子轉世。在滍水大澤之中的湖心島創建十方大普門禪寺,首位禪寺住持。身材高挑瘦削,三界之中稱其為“瘦佛”。手持一串玉佛珠,顆顆晶瑩剔透,耀人眼目,淡淡清光碧透如鏡,寒意深深,高貴如靈山之膽,深藍如刺骨之冰。
3、張良:大漢三傑之一,追隨赤鬆子修習得道,太白山靖雲觀觀主,人稱太極玄毅真人。頭戴辟塵巾,著青色苧袍,眉宇軒昂。腰間別一塊淡紫玉佩,玲瓏剔透,隱隱有祥瑞之氣。背上一枝長笛係赤鬆子所贈,用大宛國出產的方竹製成,此竹節眼須牙,堅硬如鐵,是赤鬆子從西王母那裏獲得的寶物。
4、滄海君:靖雲觀尊長,為人豪爽豁達,天生神力。手持一柄追魂奪命錐,重達一百二十斤。曾與張良密謀刺殺秦始皇,後與張良一起跟隨赤鬆子修習得道,居於太白山靖雲觀。
5、麻姑:莊王妃婢女,淨瓶師太姑姑,於水月庵修煉得道。水月庵矗立大江孤島之上,乃麻姑棲身之所。成道之後,神氣清雅,看似四五十歲年紀,實則數百高齡。常往返於水月庵與佛桑香界之間,行跡不定。
6、劉秀:字文叔,漢高祖九世孫。為人謙恭隨和,多次赴京師求學、辦事。後跟隨兄長劉伯升起兵反抗王莽,是曆史上唯一一個通過戰爭手段奪取天下的仁厚儒者。昆陽大戰中名為副將,實為漢軍主帥。昆陽十三騎之一。
7、韋馱:原名桓景,淨瓶師太成名之前收下的徒弟。後來持“昆吾八劍”中的“真剛”劍,在伏牛山中修習“龍行十八式”,助佛桑香界弟子捕獲夔牛。淨瓶師太歸皈佛門、創建香山寺後,擔任香山寺護法。
8、陰麗華:佛桑香界女弟子。淨瓶師太創派後收下的第一位弟子。白衣如雪,風姿綽約,冷峻孤傲,尤其是一雙眼睛如寒潭冰水,讓人心生敬畏。持“昆吾八劍”之“掩日”劍,以劍術見長。與劉秀熟識並結為伉儷。昆陽十三騎之一。
9、柳紅葉:佛桑香界二師姐,沉穩和善,不苟言語。一襲白衣,窈窕淑女,容貌品德才能都極為出色。手中法寶“蓮花絡”,乃守禦兵器中難得一見的極品,與陰麗華的“掩日”劍、李若水的“斷水”劍珠聯璧合,可保不敗。昆陽十三騎之一。
10、李若水:佛桑香界七師妹,聰明伶俐,身穿白色衣飾,容顏如雪,楚楚動人。腰纏“昆吾八劍”之“斷水”古劍,劍很薄,清如秋水,常有淡淡清光附於其上,削鐵斷玉不留印痕。昆陽十三騎之一。
11、葉負靖雲觀大弟子。誇誇其談,但重情重義。長於符篆,法力不可小看。手中有兩件法寶,一是神獸硯,其狀似獅而帶翼,古色黝然,間或紅斑點點如血腔二是金玉筆,乃筆中精品,極為難得。昆陽十三騎之一。
12、謝穎穎:葉高的紅顏知己,本乃京兆官宦人家謝氏的女兒。因得罪當朝權貴,其父被貶閬州。謝穎穎隨父遷移,不幸在褒斜道喪身,孤魂飄流無依。與葉高偶然相逢後,葉高助其轉生,二人結下生死情緣。
13、王子喬:靖雲觀弟子,身披錦衣,手持拂塵,足踏履鞋,飄然真羽士。骨格清奇,長於飛行術。兵器為軟玉鞭,一隻雁奴常跟隨左右。光武中興之後,在昆陽擔任縣令,政績斐然。與師弟李盛元俱列昆陽十三騎。
14、蕭敬初:靖雲觀弟子,身穿白袍皂帶,腳蹬疾風靴,背負一張江湖談之色變的“火神弓”。蕭敬初鍾情於佛桑香界的李若水,二人終成眷屬,皆名列昆陽十三騎。突圍時不幸雙雙殞命,死後同葬於高丘之上。
15、悟玄:十方大普門禪寺弟子,性格沉穩,為人忠厚,不善言辭。得“瘦佛”玄空大師真傳,佛法高深。常用兵器為“錦襴袈裟”,攻防相濟,以防為主,特別是“九華佛光”、“紫薇高照”兩道佛法,邪魔為之喪膽。昆陽十三騎之一。
16、悟真:十方大普門禪寺弟子,身材魁梧,脾氣火爆。得師父傳授,一柄九環禪杖使得出神入化。“金剛擊鼓”、“大鵬聽經”、“老僧采藥”、“如來曬靴”等招法更是爐火純青,連武神項羽也擊掌叫好。與師弟悟遠俱列昆陽十三騎。
17、李軼:宛城大戶人家,迷信“劉氏當興、李氏為輔”的讖語,與劉秀兄弟共同起兵反抗王莽。使一枝點鋼,術、騎術俱佳,作戰勇猛、陣法精熟。昆陽十三騎之一。狐疑多變,謀害劉秀長兄,最終與劉秀反目成仇。
18、宗佻:劉秀在宛城的故交,與劉秀兄弟一起起兵反抗王莽。昆陽十三騎之一。使一口鳳鳴刀,相傳是用古時鑄造幹將、莫邪劍留下的一塊寒鐵鍛成。宗佻為人敦厚、學識不多,但刀術精、功夫極深,可惜在昆陽突圍時痛失一隻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