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什麼啊!”李思齊拍案而起。
尚元怒而不語,在李思齊看來這擺明了就是耍無懶。此時,尚元身邊的臣子們一看李思齊要砍他們的君主,趕急擋在尚元身前道,“琉球國小民貧,一時無法拿出300萬銀元。”
李思齊聞言又坐了下來,他最討厭無懶,我也最討厭無懶了,尤其是有錢不還的那種。
李思齊冷笑道,“我又不是讓你立刻拿出來,不足的部分可以用你們未來的稅金和租金抵償。至於進貢,我希望每年一次,要知道你們的國家如果受到威脅的話,我們比明廷更有力量保護你們。”
尚元在李思齊的威逼利誘之下終於在《基隆條約》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簽訂條約後的尚元並沒有被李思齊立即釋放,而在台灣軟禁了數月直至次年再被送回。
琉球王國在國王尚元被俘後,空鶴按照李思齊的指示籌備了琉球內閣,控製了整個王國的一切。琉球不過隻是李思齊的一個跳板,這一些都隻是為征討薩摩島津一族作著準備。而就在解決了琉球王國後,李思齊開始著將手伸向台灣東部,自從阿彩說服了其父親與李思齊合作以來,李思齊正逐步的將台灣東部的高山族百姓控製到自己手中。
葡萄牙總督從各種種渠道了解到李思齊最近的境況後,再次邀請李思齊來澳門,要知道自李思齊在台灣搞了一個掛名的殖民地後,澳門的葡萄牙籍公民多有赴台者,最大的誘惑在於土地,他們可以通過教會在台灣購置土地,而且基隆城市建設直追澳門,良好的城市環境、相對寬鬆的政策是葡萄牙籍公民赴台的一個重要原因。為此,葡萄牙總督打算做一次努力,讓李思齊‘掛靠’到他們葡萄牙的旗幟下。
“親愛的朋友,我認為你沒有必要去幫助那些英國佬。我們彼此之間不但是經濟上、而且上宗教方麵均有著很深的聯係,如果您願意的話,我將幫助你成為我們葡萄牙的榮譽國民。”
榮譽國民對李思齊沒有任何誘惑力,西班牙已經開始走麥城了,而葡萄牙自從在非洲北部的拓展失敗後早已走麥城了,再者說葡萄牙不過是西班牙的附庸而已,而現在英國和荷西正在慢慢崛起,用不了幾年東南亞的西班牙、葡萄牙控製下的港口將會被英、荷兩國搶占一空。
“親愛的總督閣下,我和我的英國朋友隻是合夥開了一家小公司而已,因為我的身份的原因所以才借用我那位英國朋友的身份向朝廷租地發展。當然我也十分願意與我的葡萄牙兄弟們一起共同進步,總督閣下您要知道中國可是一個很富裕的國家,為了我們的經濟利益我們應該聯合起來,能擁有葡萄牙榮譽國民的稱號是我的榮幸。”
兩個人坐在屋子,你一句親愛的,他一句親愛的,無比親密的攀談著。想當年李思齊第一來到澳門的時候,曾多次請求澳門總督接見,但是卻總沒有機會,而今天他們兩人就像是一對老玻璃。我實在看不出去了。
李思齊微笑著說道,“據我所知糖、香料的販賣歐洲的利潤非常之高,而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在歐洲也十分的搶手。您有您的優勢,而我也有我的優勢,我們的聯合必定能給我們乃至於個人帶來巨大的利益。”
正所謂千裏為官隻為財,李思齊才不相信這位總督是為了崇高的理想才到東方來的。不管是對於李思齊,還是這位總督,經濟利益永遠高於一切。對這位總督來說李思齊比那些鼠目寸光海盜更有遠見,更能成為長期的合作夥伴,更主要的是他們之間沒有語言上的障礙。李思齊需要與葡萄牙合作來開拓東南亞以及南亞的市場,而葡萄牙也需要李思齊去壓製西班牙和東南亞的海盜們。
澳門的朱常貴等人得悉李思齊到來,親自投貼拜訪,李思齊與英國人、葡萄牙人、日本人都打的火熱,而且因為有英國人、葡萄牙人的幫助,他們還建立了一支實力強橫的船隊,在道上李思齊的名聲越來越響,朱常貴現在葡萄牙的租地做生意,如果能與李思齊交上關係當然就更好了,經螢賭坊那隻是朱常貴的個人愛好,他主業務是走私私,這其中也包括人口。
“以前兄弟多有得罪,還望李兄弟大人不記小人過。”朱常貴向李思齊抱了抱拳。
“哪裏,哪裏,過去的事就過去了,我們還是淡淡生意的事吧。”李思齊交給了朱常貴一份單子,上麵寫著他要采購的東西,當然其中最大的一項還是人口,朱常貴現在是廣東省最大的人口販子,這主要還是因為有李思齊大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