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一之一 骷髏夜戲
新帝登基不過月餘,大明宮裏許多新的製式規矩才剛定下來,宮人們難免有些手忙腳亂。
那些之前伺候先皇的不是被放出了宮,就是被打發去了守陵,各宮各殿一時間多出了許多好位置,不少人都削尖了腦袋要補個空缺。
可唯獨儲君東宮,從掌事大太監到看門點燈的位置都空著,也沒人願意來,隻得先隨意打發了一隊無足輕重的宮人去守著。
先太子巫蠱事發後,東宮一夜之間發配的發配,賜死的賜死,原本人聲鼎沸的宮殿,一時之間成了諱莫如深的禁地。據說當時太子的幾個妃嬪都直接死在了殿中,有撞牆而死的,也有吞金自殺的,甚至還有一位側妃,死時腹中懷著三月的胎兒。
自那之後,總有傳聞東宮裏頭晚上有冤魂遊蕩,還能聽到嬰孩的啼哭聲。可後來日子久了,也沒人再提起這事,隻當是守門的宮人自己嚇自己亂編的胡話,但沒想到的是,李淮剛坐上了皇位,東宮鬧鬼的事兒又傳了出來,還說地有鼻子有眼。
傳言子時一到,寂靜的東宮就如同太子還在時那樣,不斷傳來宮人的腳步聲,還有妃嬪在低聲交談,時不時還有人拿著響鈴逗弄嬰孩。
原本這樣的鬼怪傳聞是司空見慣的,並不足為意,但在新帝即位這樣的時候,傳到坊間,卻被有心人解讀成李淮未入主東宮直接即聖人位,於理不合,根基不穩,空了東宮,讓先太子冤魂得了契機,回來霸占位置。
言下之意,便是暗示李淮得位名不正言不順。如此,這後頭不管是不是有心人故意而為,也不能任由其發散了。
這日深夜子時,東宮的後殿牆外,一個氣色不太好的小太監守著東宮後門,手上是一把婦人用的蒲扇,不停給自己扇著風。
“這天真是熱得出奇!”他嘟嘟囔囔地對門裏邊說道。
好半晌,那一頭才傳出另一個小太監的聲音,“可不是,悶人。”
“你去哪兒了?”這些日子鬧鬼的傳聞嚇人,膽子小的都結伴值班,門外的小太監方才見這麼久都沒回應,不由語氣有些責備。
元⑩
可肩頭的力道忽然卸去,身旁還傳來“咯吱咯吱”的骨頭摩攃聲,他壯著膽子朝邊上瞄了一眼,沒想到自己肩頭是一團燃燒的火焰,他顧不得細想為何這火焰不燙,連忙就想拍打撲滅。
“別拍。”身後傳來清脆的女聲,小太監還未反應過來,就被人拽著衣領往後一拖,整個人又跌出了屋外。
他再抬頭看去,隻見一個與他一樣穿著太監衣服的人,如同仙人一般,從掌心喚出了火焰,燒向屋中的骷髏。
不過一瞬,已是火海一片,那些扮做活人的骷髏僅掙紮了一會兒,就一節一節地碎開,被燒成了灰燼。
縱火之人不過一揮手,那團火焰就消失不見,可地上的嬰孩卻沒消失,反倒顫動地更加劇烈。
小太監剛恢複了點理智,就見那嬰孩周身的包裹被撐開,如同破繭而出的飛蟲,直直朝他飛來。
“啊——”幾番驚嚇之下,他就雙眼一番昏死了過去。
元思蓁來不及照顧他,方才將他推出來引骷髏,心裏頭也有些愧疚,便貼了個祛除妖邪符紙在他腦袋上,就連忙追著“飛蟲”翻出了東宮圍牆。
方才不過一眼,她就看清那嬰孩並非是骷髏,而是稻草紮成的小人,上邊還覆著已經成熟的蠱蟲。
想到東宮之禍是因巫蠱而起,她便猜測這定是那時候未被發現的漏網之魚。而當時東宮死了那麼多人,這蠱蟲被血肉冤屈滋養,混亂中定是吞噬了不少骸骨,久而久之,竟生出了妖邪。
這骷髏化人的事兒並不罕見,不少埋過死人的陰宅都曾有過,骷髏像活人一般吃喝交談,甚至還能照顧家中幼兒,隻是行動僵硬,還不停重複生前之事,打趣的道士稱之為骷髏戲。
骷髏燒盡,冤魂已散,元思蓁現下隻要再將那蠱蟲誅滅便可。
夏蟲破繭展翅,雖能飛翔,卻已是命不久矣,這蠱蟲也是如此。元思蓁心中倒是不著急,方才燒了一屋子的骷髏她正好要緩緩,於是追到東宮外的大道上,就跟在蠱蟲後頭一路直行。
沿著大街過了幾座裏坊後,蠱蟲飛撲的勢頭已弱了許多,元思蓁聽到邊上傳來了武侯的腳步聲,正準備再祭出蓮花燈時,那蠱蟲卻猶如回光返照,忽的振翅高飛。
元思蓁一愣,連忙收了燈飛奔去追,好在那蠱蟲還隻順著大道,沒竄進邊上的裏坊。
可追著追著,她便覺有些怪異,怎麼蠱蟲像是朝著什麼而去一樣,一點兒也不改變方向?
她順著蠱蟲飛撲的方向望去,隔著半個裏坊距離的地方,正是高高聳立的大雁塔,而塔上的燈籠未滅,遠遠看去,如同火燭一般。
番外一之二 功德圓滿
這一幕不禁讓她聯想到飛蛾撲火,眼見那蠱蟲真要撲了上去,而大雁塔底下又有站了不少武侯,元思蓁怕傷了他人,再不猶豫,直接從袖中甩出兩柄桃木小劍,紮在半空中的蠱蟲翅上。
可這蠱蟲借著最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