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曆史河流中,我們的祖先憑借勤勞與汗水創造了數不盡的輝煌,為我們贏得了無上的榮光。我們應該感到喜悅,因為許多文明成就沒有被歲月的風沙掩埋,而一直流傳到了今天;我們又忍不住悲傷,因為也有許多文明成就沒有經受住諸如戰爭破壞、自然災害等因素的考驗,早已化作一縷煙塵,隨風散去。

有人說,我們有史籍,而史籍可以告訴我們過去的一切。誠然,我們可以從書卷上、從那些流淌的文字中,窺探古代文明的燦爛和輝煌,然而,在許多枝節上,史籍的記載並不詳盡,而且由於人們主觀意識的介入,其內容未必全部公正客觀。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有文字可考的曆史是很短暫的,甚至還不到百分之一!那麼,在有文字可考以前,我們祖先所創造的燦爛文明又該如何考證呢?畢竟那是一段太長太長的曆史,我們應該知道我們祖先在這段長長的時間裏所做出的偉大成就。

由此,考古學應運而生。現代考古學采用的是一整套科學的發掘方法和記錄方法,能夠在最大限度上收集各種與人類活動有關的信息和資料。在考古學家們的眼裏,遺跡、遺物絕對不是一種簡單的符號式的存在,它們都是有靈魂的。這些遺跡、遺物有著豐富的、不為人知的內涵,它們承載著昔日的輝煌與燦爛,成為今人了解過去的世界的最佳途徑。正是因為這些遺物與遺跡的存在,逝去的文明才沒有在這個星球上徹底地銷聲匿跡,了無蹤影,而是化作嫋嫋餘音回蕩在今人耳邊。如此,已去的輝煌方能重現在世人麵前,供後人緬懷、敬仰。

雖然現代考古學自20世紀20年代才傳入中國,但卻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元謀人的發現,揭秘了中國最古老的祖先;甲骨文的出土,見證了中國最早的成熟文字;馬王堆漢墓的發掘,驚現了女屍千年不朽的傳奇;賀蘭山的岩畫,搭起了遊牧文化的藝術長廊;銀雀山的竹簡,拂去了人們有關兩大孫家兵法的疑雲……

在中國考古學上,這一個個偉大的發現都成為了我們最引以為豪的驕傲,而這些發現也曾經讓整個世界為之震驚,為之讚歎。通過對這些曆史遺跡與遺物的考察、研究,考古學家們築起了一架通往人類起源與昔日文明的橋梁,讓今人為過去的燦爛與輝煌而從心底發出由衷的驚訝和讚歎。

本書共分為文明溯源、神秘陵寢、玄奧天書、故都廢墟等四章,而每章又細分為十多個小節,可謂是層次分明,井然有序。本書旨在幫助讀者了解我國考古所取得成就的基本全貌,為此特選取了一些意義重大、深具代表性的考古發現,並詳細地講述了它們的發掘起因、發掘過程、發掘收獲以及發掘的意義與影響。

為了便於讀者閱讀,在此次編著過程中,我們刪繁就簡,從善如流,徹底摒棄了考古報告式的那種冗長乏味的講述方式,以妙趣橫生的語言、簡潔流暢的文字,並配以大量精美寫實的圖片,來探索那些鮮為人知的秘密,重拾那些文明的碎片。

現在,就讓我們循著考古學家的足跡,與他們一起踏上尋找古老文明的旅程吧!我們要溯流而上,探尋人類文明的起源;我們要撥開沙塵,再現那些被歲月掩蓋了的燦爛;我們要敲開城門,擁抱那些早已被封存起來的輝煌。

然後,我們驚喜,我們憂傷;我們不住地讚歎,我們又唏噓歎惋。

隻因那些遠去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