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虎軍(1 / 2)

——大漠長風嘯天際,金盔銀甲映黃沙。

斜日西照,勁風急吹,黃沙古道上一支軍兵正策馬迎風急馳。隻見軍容齊整,氣勢雄昂,旗上書著鬥大的“燕”字,一見便知是燕雲郡的隊伍。

“大哥,王爺和老十三現在應該已經到了滇池了吧!”問話的是一二十左右的壯碩軍士,邊甩著韁繩邊對他身邊的一個大漢問道。

“恩!恐怕已經與那李叔民交上手了。”那被呼為大哥的大漢眼盯前方回應道。

“啊,那李叔民不會對王爺不利吧!”軍士又問道。

“哼!就算借他幾個膽,他也不敢。”那大漢抽了幾下馬鞭,又說到:“何況他李叔民是個明白人,不會做對自己不利,又對他沒有任何好處的事情。”頓了一下,又說到:“何況這次王爺還是去和他談買賣的,這種送上門的好處對他這種窮秀才可是天大的好事,他是不會蠢到去拒絕的。”

“王爺還真是膽大啊,帶著十三一個護衛,便去那虎狼之地。”那軍士感歎到。

那大漢哈哈笑到:“王爺做事向來如此,謀定而後動,既然決定去,便已料定無甚危險,不然商大人等也必不允許王爺前去。你我兄弟不必為王爺擔心,隻要做好王爺吩咐的事情便了。”

“是,大哥!”軍士應道。

兩人正說著,就已來到一座關前。隻見這關依山而建,雄踞大道之上,高約有七丈,關城上槍刀密布,多有士兵來回巡視。關門之上流雲飛瀑般寫著幾個大字“虎踞關”。兩人駐馬正看這虎關的氣勢。便有那守關的軍士在城樓上麵對下喊道:“兀那軍士,你是那裏來的軍兵,到了虎踞關,不下馬來,還在這裏閑看,莫不是那裏來的叛軍,想要攻打我虎踞關。”

話剛說完,這裏便有一校尉出馬說道:“大膽,見了燕雲大將,還不打開關門迎接,卻在那裏放甚麼鳥話!耽誤了朝廷大事,你擔待的起嗎?”。

方才的大漢卻出馬揮手叫那校尉下去,又對關樓上的軍士拱手道:“我乃燕雲參將長孫傑,奉朝廷兵部之命,領一萬燕雲將士,前去京師助朝廷平叛。路過貴關,多有打擾。望守將方便則個,打開關門,讓我等過去。”

那守將一聽是燕雲將士,奉朝廷之命前去平叛的,看那隊伍也是軍容齊整,威風淩淩,不似叛軍烏合之眾,再細看那軍旗上皆是鬥大的“燕”字。便忙下了城樓,吩咐士兵打開城門,自己出城來,見關門又關上了。他才迎到長孫傑馬前,半跪叩首道:“下官田協見過長孫將軍,方才下官有眼無珠,不知將軍前來,還出言褻du,望將軍恕罪。”

長孫傑忙也下馬來,扶起田協道:“田守官請起。不必多禮!”眾人也都紛紛下馬來。

田協起身又道:“隻是末將奉朝廷之命,守護虎踞關,擔了甚大的幹係,目下又是鳥亂時節,叛軍強人到處出沒,末將不得不小心提備。是以還需得將軍將那朝廷的文書讓下官過目了,方才能讓將軍過關去。”

方才那校尉聽的如此話語,正要發作,卻被長孫傑攔住了。隻見長孫傑轉過身去對方才與他對談的年輕軍士道:“老四,把朝廷的關文給這位田守關看看!”

那軍士聽了,忙解下背上的黃包裹,從裏麵拿出一卷布卷,雙手捧著交給了長孫傑。

長孫傑接了,又雙手捧給了田協。田協接了,打開布卷,細細的看了一遍,又卷好交給了長孫傑,方才說到:“長孫將軍,這關文下官已經看過了,確是朝廷文書,下官這就命將士打開關門,讓將軍等過去!”

長孫傑拱手到:“有勞田守關了!”

那田協也拱了拱手,方才對著城樓上打手勢,那城上的守軍見了田協的手勢,慌忙的把關門兩邊皆打開。

長孫傑見關門打開了,便上馬去,拉住韁繩對田協拱手到:“田守關,後會有期!”田協也忙拱手,說“將軍好走,後會有期!”眾人也在那校尉的一聲呼哨聲中紛紛都上了馬。

長孫傑大喝一聲:“走!”便帶頭向前疾奔而去。不移時,一萬人的隊伍便都過關而去了。

那田協看著燕雲郡隊伍整肅,令行禁止,動如風,行如箭,端的是威武雄壯,歎一聲道:“真是虎軍啊!”又想那長孫傑恭謙有禮,不似別的將軍耀武揚威,呼來喝去。端的是個好男子,想來燕雲果然是人傑地靈之地。

不說田協這裏感歎燕雲將士,也不說長孫傑領軍往京師去。且說山海關一座大樓之內,三個人正在聊天,上首坐著一個著銀盔銀甲的將軍,年約四十,目光如炬,滿臉剛毅之色。正聽下首一個年輕書生談說,不時發出爽朗的笑聲。那年輕書生似也十分開心,對這另外兩位侃侃而談。隻是另一個年輕將軍卻未露笑容,反而滿臉憂色,似在擔心何事!

那書生見他如此嘴臉,便道:“李動,本公子講的趣聞難道就如此無趣嗎?讓我們的李將軍聽了毫無喜悅之情,反是滿臉晦氣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