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的巨樹最少都有二三十米高,四米以下的樹葉被吃光並不會讓巨樹產生很大的變化,隻要不是特別仔細的觀察,甚至不會發現巨爪地懶已經吃光了他們站起來能夠到的所有樹葉。
現在巨爪地懶開始吃低矮的灌木叢和草地,這些是其他食草動物的主要食物,往年都是怎麼也吃不完的,今年卻不夠吃。
潘達和烈在“視察”的過程中,看到了許多被吃的光禿禿的土地,沒有極厚的草覆蓋,他們感覺都不太認識這樣的森林草原和熊貓嶺了。
因為往年的雨季,他們經常躲在厚草叢中,而現在他們經常找不到躲避的地方。
潘達感到特別後怕,因為他之前低估了巨爪地懶泛濫的危險性,如果其他食草動物吃的不夠多,饑餓死亡,食草動物大量減少,食肉動物也會沒有吃的,這會陷入惡性循環。
他之所以會低估巨爪地懶泛濫的危險性,主要是因為史前沒有統計龐大數據的方法,他無法準確的判斷到底整個森林草原和熊貓嶺有多少巨爪地懶,會吃多少植物等等。
不過潘達知道,就算他提前預估了巨爪地懶泛濫的危險性,也沒有任何可以解決的辦法,隻有等所有熊貓和劍齒虎都受到嚴重影響願意為了更好的生存而合作才行。
在視察的過程中,潘達經常看到猛獁象、巨犀等大型食草動物不得不經常吃自己的糞便充饑。
雖然原本這些大型食草動物就會吃自己的糞便,但隻有在冬季遷徙的路上食物非常匱乏,他們才會經常吃自己的糞便,其餘的時候都不會。
幸而現在劍齒虎和熊貓族群聯合起來鎮壓巨爪地懶還不算晚,這段時間劍齒虎和熊貓殺死了很多巨爪地懶,殺死後熊貓和劍齒虎族群就一起吃這些巨爪地懶。
劍齒虎和熊貓合作已經遏製了巨爪地懶的數量繼續增長,隻要這樣維持下去,巨爪地懶的數量就能得到有效的控製,最後達到生態平衡。
潘達一直都知道任何一個物種都是生態鏈中及其重要的一環,任何物種滅絕或者泛濫都是不行的,隻是某個物種滅絕的危害不會立即顯現,而泛濫的危害則是非常明顯的。
他很清楚現在熊貓和劍齒虎已經聯合起來控製巨爪地懶的數量,隨著時間的推移,森林草原和熊貓嶺的生態環境會越來越好,因此他也就不用再擔心。
潘達和烈確定熊貓和劍齒虎兩族沒有什麼需要他們才能解決的矛盾之後,他們就基本上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半獸族群,三分之二的時間在暴圓族群以及阿野虎群。
即便隻是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半獸族群,因為有潘達長期的幫助,半獸們的發展速度就比以前快的多。
今年冬季仍舊如同往年一樣突然來臨,不過今年不同的是,流浪劍齒虎可以到熊貓嶺捕獵,一些劍齒虎族群和熊貓族群換了領地,劍齒虎和熊貓兩族在今年冬季都過的比往年好。
因為熊貓嶺在冬季時也有食草動物,並且巨爪地懶在冬季也不會跟隨其他的食草動物遷徙,巨爪地懶的牙齒很鋒利他們可以啃食樹皮等撐過冬季。
現在劍齒虎和熊貓合作,他們在冬季會一起捕獵巨爪地懶,雨季時隻有巨爪地懶襲擊族群後他們才會反擊,而在冬季他們會主動攻擊。
雖然冬季很短暫,但泛濫的巨爪地懶在這個冬季讓熊貓和劍齒虎兩族過的比以往的任何一個冬季都滋潤,整個冬季下來,巨爪地懶的數量得到了有效的控製。
不過巨爪地懶的數量還是很多,潘達預估至少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巨爪地懶的數量才會回歸正常。
潘達認為這個時間正好合適,兩年的時間足夠讓熊貓和劍齒虎兩族建立充分的信任和堅固的友誼,兩年後不需要再聯合也不會反目成仇,而這兩年的時間森林草原和熊貓嶺的生態環境會越來越好,這些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