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肖勁的準機械化部隊的增援相信台兒莊之役應該不會像曆史上得那樣艱苦,而池峰城的31師以及其他的雜牌部隊就可以保留一些精銳了,用孫連仲的話說就是為部隊留些種子。
在劉浩一陣忙碌以後天也開始見亮了,相信在大營裏的日軍前線總指揮瀨穀啟也是一夜沒有閑著,整個台兒莊戰役的最艱苦和激烈的時刻就要到來了。兩支部隊在前麵的戰鬥中可以說是打了個平分秋色,雙方的死傷都很大而且彈藥和糧秣也都消耗驚人,尤其是瀨穀啟的機械化的日軍部隊,他們的彈藥倒還好說,隨時都有後方的運輸隊進行補給而且此次南下的時候他們隨軍也攜帶的大量的炮彈,即使是再撐上十天半個月也不打緊。可是他們的汽油不多了,汽車使用的汽油和坦克裝甲車使用的柴油都不多了,這些機械化部隊如果沒有汽油就等於是一堆廢鐵。由於日軍原本的前哨戰是嶧縣,在嶧縣存放了大量的汽油,在嶧縣被劉浩攻克了以後日軍的汽油就都被劉浩給收繳了,即使現在日軍奪回了嶧縣也再也無法在短期內給瀨穀支隊補充汽油了,這也是在這些天裏為何瀨穀支隊的進攻火力下降的原因,在缺乏機動性保障的前提下日軍士兵的戰力大大受損,他們現在的機動性可是連城裏的****都不如,更為致命的是在這種前提之下作戰是和日軍平時的訓練和戰術不協調的,所以缺乏汽油的日軍戰力大大下降,這樣就給了劉浩甚至是真個在台兒莊防守的第二集團軍以機會。劉浩在這時候也想到了在同二戰時的北非戰場上,號稱“沙漠之狐”的隆美爾也是在汽油供應不足的情況下束手無策,不得不用原始的被盟軍奚落為“隆美爾菜園”的地雷陣,最終還是被盟軍逼出了北非。
日軍在麵臨著這樣的窘境的時候,瀨穀啟當然不會有隆美爾這樣的指揮才能,但是他卻能用大和民族特有的精神來創造一些瘋狂的戰法來彌補資源上的不足,縱觀日軍的侵略曆史,這種精神起到了不小的推波助瀾的作用。
瀨穀啟命令所有的部隊戰線前移,隻是重炮的位置沒有改變,將步兵炮和迫擊炮的位置前移了不少,將坦克開到****的防禦陣地之前在坦克上加上沙袋並且修一道胸牆,然後把油料集中給輕型裝甲車,把坦克當成碉堡來用,而把裝甲車當成坦克來進行主攻。因為在前幾天的攻擊當中,這些九七式“奇哈”坦克發揮的作用並不比裝甲車強到哪裏去,因為這些****甚至連一門戰防炮也沒有,所以對於坦克和裝甲車來說它們的裝甲都是綽綽有餘的,並且裝甲車上的機槍和炮更適合對付擅長運動戰的****,而且同樣的油料可以支持裝甲車作戰的時間要比坦克長得多,在缺乏油料的情況下,這樣做是很實際的。
當瀨穀啟布置好了日軍的陣勢以後,他也在等待台兒莊裏的池峰城采取行動。一向注重進攻的他這次卻並不想首先進攻,因為昨天晚上31師敢死隊的反攻和劉浩部突如其來的會和使瀨穀啟產生了警覺,因為這次出乎意料的偷襲讓瀨穀啟十分吃驚,他本來以為****的疲憊程度即使不必日軍大,也一定沒有力量在進攻自己了,但是昨夜的突襲改變了他的看法。所以今天他想使用比較穩妥的辦法,他想讓31師把所有他不知道的地方都暴露出來,這樣才能使他的部隊能夠在現在不利的情況下轉為有利。熟讀《孫子兵法》的瀨穀啟當然知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道理,但是一路南下之所以都沒喲摸清****的底細就進攻是因為連續的勝利使他變得十分驕狂,一旦在進攻中受到挫折他還是有分析戰場並且使用計謀的素質。
其實瀨穀啟的轉變也是在甲午戰爭後真個日本國的轉變,在甲午戰爭發生以前他們作為一個小國家來挑戰龐大的中國,沒有精密的計劃和完善的計謀這個在海上的小國就會像一隻蒼蠅一樣被輕易地拍死,但是日本人用數代人的智慧一點一點地和中國較量著,知道由弱變強。當他們強大了可以挑戰中國了以後,他們本身就變得驕狂無比再也不把中國的實力放在眼裏了。所以他們此時不屑於對中國使用什麼計謀了,在武士道精神的毒害下他們也把蠻幹當成勇敢,把無畏的犧牲當成榮耀,這些都是在他們可以承受損失的前提下發生的,當他們遇到無法承受的損失的時候,他們就會靜下心來考慮重新使用被拋棄的計謀來戰勝敵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