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多數醒來的日軍聽到了後方被襲擊的消息後立刻拿起武器向後方奔去準備增援,他們確實也是十分惱怒這種打擾他們好不容易得來的休息時間的惡劣行為,都是憋著一口怒氣來進攻的,而怒氣在有些時候可以增加部隊的戰鬥力,但是大多數時候不是這樣的,小概率時間時常在劉浩的部隊裏發生,但是在日軍的部隊力往往發生的是大概率事件,日軍的怒氣和剛剛睡醒還沒有徹底退去的迷糊勁讓他們平時可以發揮出的戰鬥力明顯下滑了,由於三八大蓋這種武器本身的限製和日軍平時射擊訓練養成的射擊就要趴下來的習慣的影響,所有的日軍都趴在地上和躲在營地的掩體後進行射擊,但是劉浩這次進行的是非常規作戰,日軍如果在用常規的戰法與劉浩交戰就要吃大虧了。
由於日本的友阪三八式步槍的非自動旋轉式結構,所以日軍在發射了一顆子彈以後需要很長得時間來換下一發子彈,而這次劉浩的部隊使用的是衝鋒槍開路,其他部隊跟進的策略,開路的衝鋒槍隊員每二十人拉成一條散兵線,沒兩條散兵線是一個波次,兩條散兵線之間建個五到十米,第一排的士兵掃射,第二排士兵點射。當第一排士兵的子彈將要打完的時候,第二排的士兵壓上來進行掃射壓製,第一排的士兵換子彈,而後麵的士兵作為前麵波次的預備隊,在作戰隊伍中間混雜這狙擊手用於敲掉敢於使用機槍還擊的日軍。在這道鋼鐵之流的衝擊下日軍很少有能夠開上兩槍的士兵,隻要日軍開一槍就在火光下暴露了自己的目標就會馬上迎來劈頭蓋臉的密集衝鋒槍子彈。缺少半自動武器的日軍隻能麵對這不利於自己的形式勉強阻擋著劉浩的突擊隊的衝鋒。
日軍由於本國資源的限製和日軍陸軍部軍費不足、陸軍高級指揮層思想老套的等等事實,導致日軍缺乏半自動火力這一點在不少的戰役中就都暴露了出來,劉浩部隊衝營並不是先例。比如當年的喜峰口之戰,同樣是夜襲敵營,二十九軍的大刀隊在僅僅使用大刀的情況下就造成了日軍上千的陣亡,而戰損比高達日軍與中國軍隊開戰時最高的2.5:1,這充分說明了日軍對夜間營地防禦的薄弱和夜戰的不適應,也是半自動武器缺乏帶來的苦果。而劉浩也充分發揮了自己部隊裝備衝鋒槍數量眾多的優勢來克製日軍,但是這種好日子也過不了幾年了。
劉浩部隊使用的衝鋒槍大都已經換裝成了閻錫山的兵工廠仿製的湯普森衝鋒槍,這些槍大都是閻錫山為了表明自己的決心送給蔣介石的,山西造的衝鋒槍可以說是質量不錯,基本達到了原來湯普森衝鋒槍的水平,湯普森衝鋒槍是以火力聞名的,是二戰時的一種難得的利器。可是閻錫山這樣做也是有目的的,閻錫山的山西造衝鋒槍使用的是山西獨造的口徑子彈,世界隻此一家、別無分號,這些衝鋒槍配屬兩個基數的彈藥,但是這些彈藥用完後這些衝鋒槍就成為了閻錫山來與蔣介石討價還價的一個籌碼,精明的蔣委員長豈會看不出這其中的貓膩?當即就把這些食之無肉,棄之有味的雞肋扔給了湯恩伯,湯恩伯對這些東西也不太感冒,所以當劉浩提出要衝鋒槍的時候,湯恩伯就把它做人情似的送給了劉浩。
正當劉浩部這道鐵流和日軍的大部隊反複絞殺的時候,從台兒莊出城東門的方向傳來一陣震天的喊殺聲,劉浩心裏知道這是31師池峰城的部隊的敢死隊殺來了!
(軍訓苦啊!各位看官喜歡的收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