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到底是有點嫩呐!”劉浩心裏感歎,不過這名指揮官的反應還是很中規中距的,而且能做到日軍中少有的不輕敵,而且反應特別快能夠變被動為主動,這點是很不容易的,客觀得說要是服部勳沒有接到那個可以讓他致命的明碼電文,他要是一心守在那裏劉浩在短時間裏還真是不能拿他怎麼樣。不過是服部勳主動放棄高地,下來被動進攻就另當別論了。日軍雖然凶悍但是這樣在劉浩部部署完善的火力下衝鋒實在是不太聰明,盡管他的部隊也給劉浩部帶來的巨大的傷亡,但是這仍然不能改變這支部隊最終的命運。開始的時候劉浩為了減少368團的傷亡,命令部隊重新組織火力網,把所有的機槍和衝鋒槍集中起來形成立體火力網,對服部勳的部隊進行掃射,畢竟服部勳部下的日軍也是血肉之軀,以精神戰勝鋼鐵的話隻不過是用來忽悠新兵的,如果精神真的能戰勝鋼鐵的話,那日本兵幹嘛不拿著大刀長矛遊泳來和中國軍隊打仗?
劉浩組織火力網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傷亡,所以全團在火力的掩護下進行後退,但是這也給日軍傳達一個錯誤的信息,日軍以為他們的精神真的戰勝了鋼鐵,當然從某種意義上講也可以這樣說。他們已經到了極度亢奮的狀態,他們有的甚至脫掉了大衣和外套,怪叫著衝向了****,此刻****就像招惹了一群憤怒的馬蜂,雖然自己可以把這隻馬蜂拍死,但是自己也要付出血的代價,這正是劉浩所不願意麵對的。兩支部隊在撤退與追擊的情況下,又重新退到了原來進行反複爭奪的村落裏,這下自對日軍就有些不利了,因為在剛才的衝鋒中這個大隊幾乎被打死了一半的士兵,而且輕機槍已經損失殆盡了,所有的士兵都進入了亢奮狀態,甚至於連平時最為珍貴的機槍失落了,也沒有人把它撿起來,他們隻顧著衝鋒。因此轉入巷戰的時候就缺少了這種最有利的武器,重機槍倒是沒有損失一挺,因為它的目標太大,一旦操縱它的士兵被擊斃了,就有人馬上補上去把它抬起來。但是這重機槍打巷戰實在是不太好使,因為用它防守一個點或是一條街道是很好使的,但是劉浩368團的預備隊裏的狙擊手都是配備了九七式狙擊步槍的神槍手,基本上敢於架起機槍的機槍手隻要一握上槍把就會被有一顆子彈集中他鋼盔上的五角星。
在一番激烈的衝鋒戰後,雙方的體力消耗都很大,尤其是日軍的體力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隻是剛才有一股精神力量死撐著才沒有覺察出來,這是緊張的氛圍一旦失去,日軍士兵就發覺有一種空前的疲憊感和恐懼感。人的恐懼的根源來自於回憶,一個人不去想恐懼的事情,他就不會覺得恐懼,日軍在衝鋒的時候看到了戰友和敵人慘死的樣子,一旦氣氛鬆弛下來,他們就會被回憶而產生的空前的恐懼所包圍。可能隻是短暫的幾分鍾的時間,是同一支部隊的戰鬥力就會有天壤之別,判定一個優秀的指揮官的一條重要準則就是看他是否能夠很好得覺察出並引導戰場的氣氛轉向有利於己方的方向,顯然劉浩和服部勳在這一點上就分出了高下。
服部勳的部隊已經是強弩之末了,他的部隊在剛才的衝鋒中消耗了太多的體力和勇氣,所以他們選擇了和劉浩的部隊對射,在對射中由於壓製火力的缺乏,日軍往往三五個甚至一個小隊被****的火力壓製在一個院落裏,而後被密集飛來的迫擊炮彈和和機槍子彈結束了生命。最終日軍所占據的院落原來越少,相應得他們的士兵數量也越來越少,最終隻剩下服部勳和他的大隊部的一群文職人員占據了一個比較大的院子。劉浩看到這場惡戰終於要結束了,命令士兵開始打掃戰場,將己方陣亡的士兵的屍體就地火化,至於日軍士兵的屍體就扔在那裏喂野狗,重傷的士兵劉浩名令一個排的士兵開著汽車護送這些傷兵撤離戰場,呂震知道劉浩對士兵的心意,但是此次作戰從陣亡到重傷減員一共有七百餘人,差不多是全團總人數的五分之一,而且是步兵居多。呂震對減少一個作戰排的做法多少流露出了不滿,因為在一場大戰之中說不定一個排就可以決定戰局。劉浩當然也看出呂震的不滿,但是他什麼話也沒有說,隻當作沒有看到,因為仗已經達到這個份上了,兩個軍事最高長官沒有必要因為一個已經下達的命令去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