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他們的牧畜來交換,若是舍不得交出牧畜,就讓他們交人,按照之前的約定,人口我們也要。”
石越站出來領命,肉眼可見的興奮,他太想去西北了,太想去馳騁草原了,他如今在軍部任侍郎,若是此次任務完成的好,也許他可以自請去軍中任武將。
以他對皇帝的了解,北境不可能不打,等這一次賣糧將幾個部族的錢和人弄回來後,接下來就可以安心準備戰事了,西北軍北伐在兵部裏已成了定局。
有人說,到時候也許沈大人不會同意,又會站出來反對,在兵部眾人眼中,沈嘉已經被打上了親和派。
在六部中,兵部向來是堅定的主戰派,隻有像戶部、禮部那樣的衙門才會顧前顧後,又一副悲憫天人的姿態不願意開戰,顯然,沈嘉已經被歸入了這部分人中。
但石越覺得不是,沈嘉是心地善良,但他的出發點一直都是從大局出發,去年的戰事不好打這是所有人都看得出來的事情,能不用一兵一卒讓敵軍退兵,要回被占的城池,也算是陽謀,並不比上陣殺敵簡單。
北境的威脅一直都在,這一點沈嘉肯定清楚,如果不將他們徹底打怕一次,未來這樣的事情還會經常有。
兵部尚書忍不住朝沈嘉問道:“首輔大人不知可有交代?人是您要的,也是送到兩廣的,要什麼樣的人您最好親自指點一二,免得不符合您的心意。”
沈嘉笑著回答:“按之前的慣例就是了,隻要能幹活並不拒什麼樣的人,話說回來,上回他們送來的人還真發現了寶,有幾十名擅長養馬治馬的匠人,本官也一起帶回來了,就禦馬監安排吧,最好是安排到馬場讓他們發揮所長。”
“可是沈大人,他們乃外族人,馬場乃是重要的地方,任由外族人進入是否不妥?”兵部尚書反駁道。
“本官曾經說過,他們的服務年限隻有五年,五年後去留隨意,本官帶回來的這些人都是已經查驗過的,不是多忠心,至少不會背叛朝廷。”
“您拿什麼保證?人心難測。”
沈嘉看著他幽幽地說:“出了事本官一人承擔。”
換做以前,眾人會因為這句話嘲笑他不自量力,可是如今,他們需要仰望著沈嘉,這天下還真沒用沈嘉擔不起的事情。
況且這幾年兩廣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據去過那邊的官員回來說,那邊不僅氣候宜人,而且生活十分便利,大江南北的東西應有盡有,商業極其發達。
也有官員覺得沈嘉過於重視商業本末倒置,但回來的官員說並非如此,兩廣那邊土地肥沃,氣候非常適合糧食種植,糧食產量不僅足夠供給當地百姓,還有剩餘支援其他地方,就算遇到災年,也有海外廣闊的土地,從海外運糧回來比從北方運糧南下還方便。
而沈嘉去年用糧食解決了北方大戰,就算主戰派天天說他的方法過於懦弱和溫和,也無法否定他的功績。
一個才當了三年的兩廣布政使,竟然能拿出如此多的糧食來解決戰爭危機,光是這一份功績也足以傲視群雄了,因此皇上提拔他接替首輔之位,朝堂上敢明著反駁的人並不多。
散朝後,沈嘉照例帶著太子去處理公務,徐柏宴貼身跟著,時不時與趙庭解釋一些政務上的事情。
他去了一趟西北,回來後人粗糙了許多,以前喜歡穿雪白的長衫,風光月霽,如今除了朝服就是一身布衣直綴,據說剛定下親事,年底就會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