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出來的誰會喜歡,這話聽聽就好。
賈赦安靜的在一旁坐著,把玩手裏的鐲子。他沒道理反對婚事,也沒有人會聽他的。
況且他沒有立場阻止賈代善續弦,這對祖母來說是好事。
他隻是暗暗打定主意要加快步伐修煉,不然落在那位史小姐手上,他可不會天真的認為她會視如己出。
侯夫人坐了約一個時辰,春光滿麵的離開了,老夫人則是抱著賈赦暗中歎息。史小姐做續弦,也是可以的,隻是苦了自己的孫兒。
老夫人知道不是史小姐也有趙小姐王小姐,便把全部心思放在賈赦身上,拿著一本《三字經》一句一句念給他聽。
老夫人是士紳家庭的女兒,當年聖上起義,帶著部隊到雲州,他們陳家本就是雲州大族,為了表明軍隊的誠意,陳家也為了投誠,便將嫡女嫁給當時聖上跟前的紅人賈源。
她從小精通詩詞歌賦,極善音律,美名遠揚。聖上為了表示親近,還特意證婚,陳家也給出大把的嫁妝,還私下敬獻軍資。
他們成親後倒是也過了一段蜜裏調油的生活,可惜賈源大老粗一個,隻認得幾個字,不懂音律書畫。
不過賈源倒是極尊重她,為她搜集書畫和樂器,倆人相處也極融洽。畢竟他深知沒文化的苦,自然就想要自己兒子做個文化人。
晚膳時賈代善過來請安,老夫人和他說了今日侯夫人來訪的事,賈代善思考了一會也覺得婚事可行,老夫人便點頭應了下來。
賈代善逗了一會兒子,一一問他今天發生了什麼,賈赦清楚有條理的一一敘述,他才後知後覺:他好像有了個不得了的兒子。
第7章 訂下婚約,父子同遊
賈代善結婚比較早,但是多年來一直在邊關,所以30才有了嫡長子,但不代表他沒見過1歲多的孩子是什麼樣的。
說話條理清楚,能將發生過的事一五一十的複述出來,這樣絕佳的記憶力和邏輯思維,簡直就是神童啊!
雖然賈赦還沒長大,但是賈代善已經開始想象他考中狀元得授高官了。
雖然他不想兒子太有才能,畢竟自己還手握兵權,父子二人同朝為官一文一武,太戳聖上肺管子了。
但是兒子既有才能,自己放棄兵權回家榮養,有以前的情分在,聖上也會願意照拂兒子幾分。賈家也可以順勢轉為文官門第。
賈代善腦子裏想的雖多,但麵上還是和藹的鼓勵賈赦發言。畢竟孩子還小,想那麼多有的沒的太早了。
賈赦是存了在父親麵前表現自己潛力的心思的。大家族,尤其是一族的領頭人,血脈親情能動搖他們的可能太小了。如果不能表現出足夠的優秀,他們甚至會放棄血脈。
畢竟他們不缺孩子,缺的是能延續家族榮光的繼承人。他如果足夠優秀,無論是韜光養晦還是鋒芒畢露,家族會不惜一切代價保護他為他鋪路。
賈赦的想法其實來源於他自己的經曆。他的父親楊建不缺孩子,養孩子和養盅一樣,父親在他這裏就是一個負麵的代名詞。
賈赦還是小瞧了古代宗族嫡長子身份的重要。無論嫡長子平庸還是優秀,繼承家族的一定會是嫡長子。皇家不算,牽扯到的利益太大,相關聯也太多。
原生家庭糟糕的人,會用一生去治愈悲慘的童年。他們沒有得到過愛,就沒有辦法去愛,甚至不懂得什麼叫愛。
他們從父母身上學來的可能是撒潑,罵街,家暴等等一係列負麵的東西。知道他們長大成人,他們有了人際交往,他們才知道,原來世上還有這樣幸福的家庭。
原來父母不一定打架,不一定罵人,不一定無視。還有父母會溫柔的哄孩子,妻子和丈夫打情罵俏,丈夫回家給妻子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