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8章 混浴?(1 / 2)

“立正!都歡呼過了,爽快過了吧?好,大家現在都是當官的人了,我也不多說什麼祝福的話,不過,當官了,也不能忘記自己的身份,不能對上級不能對軍官自大自傲!”

“要時刻銘記,服從指揮是軍人的天職,現在開始,我分配下一步的工作任務!”

“楊青龍,你負責清洗城牆範圍!”

“李子飛,你負責清洗城堡內的區域!”

“張禮,你負責搬運屍體,給大家挖個大坑賣了,建個公墓!”

“沈化龍,你負責把城堡內給我仔仔細細的清理一遍,整理出有價值的東西,全部搬走!”

“大家打掃衛生都給我認真一點!這是考核,你們四隊人,做的最好的一隊,有肉吃,有獎賞,做的最差的,給我去幫忙幹活一個月去,聽到了沒有!”陳玉麟笑著吼道。

“聽到了!”眾人雖然不知道陳玉麟這是發什麼瘋了,但是既然是陳玉麟下的命令,他們就必須聽從,必須服從,因為,我們是軍人。

各隊戰士們立刻開始了清理工作,剛剛打完仗呢,累得要死也不讓休息一下,我們是軍隊,怎麼還管打掃衛生了呢?

“大人,這個飛鷹堡還真是有不少的儲備呢,咱們這一次損失不小,但是通過飛鷹堡內的俘獲,倒是也基本能彌補損失了。”張鳳龍從庫房裏走出來之後,就別提多開心了,這裏是金庫嗎?

上千匹的戰馬,幾千把兵器,數百套鎧甲,還有大量的金銀糧食,這次算是沒有虧本,收支平衡了。

雖然關東軍騎兵損耗很大,但是戰馬損失其實不算大,輕騎兵的正麵衝鋒往往是直接針對戰士的攻擊,對戰馬的殺傷力不大。

要是換成了梁山泊那種鉤鐮槍專勾馬腿,那可就坑爹了,一個戰馬得多少錢啊,你可真舍得。

比如這一次上千人戰死,但是戰馬損失還不到三百匹,如今又俘虜了一千多匹戰馬,這算是賺大發了。

唯一讓陳玉麟感到不滿意的是這支軍隊還是擺脫不了時代印記,殺戮太重了,雖然說軍人不殘忍就無法具備殺氣,但是也要收著點啊!

城內的兩千多老百姓,被殺了個幹幹淨淨,隻有少數年輕女子得以逃命,也免不了被蹂躪一番。

而且經過一番勘驗之後,陳玉麟發現被殺害的老百姓裏,其實漢人也有數百人之多!

不過話也說回來了,滿人本身就是一個軍事同盟而不是血統概念,把諸多漁獵民族整合起來,和單純的女真族有天地之別,女真人和滿人也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

那麼漢人也不是血統概念,而是文化概念,蒙古人則是部落聯盟,縱觀古代能夠在曆史舞台上站在高處的民族,無不是有這樣一個特性,大氣,包容。

漢族以文化為指標,蒙古人以部落聯盟,滿人以軍事同盟,這種超出了地域和血統的先進理念,就是促使這三個民族能夠在中華舞台上縱橫馳騁的原因。

後來擴張之後人多了,為了保持族群的高貴,以及早期從龍之臣的優越感,所以開始了階級壓迫,接下來的人就不允許隨意的加入滿人的籍貫了,而是給安排為了包衣和漢八旗,披甲人,蒙古八旗等身份。

這也正常,畢竟創業元老的待遇肯定比後來招牌的大學畢業生要好,這也是正常的,不這樣做的話,才叫沒道理了,

雖然現在這些加入了敵人隊伍裏的漢人,已經不是我們的自家人,但是陳玉麟還是覺得這裏麵有問題啊。

這不分青紅皂白的滅殺敵人的模式,對上皇太極收攏各族人民,聚集四方精銳的做法,實在是落後了許多。

本事文明之邦的大明王朝卻封閉閉塞,顯得守舊保守,對於族群分的仔仔細細,而人家皇太極出身在蠻夷之邦,卻懂得兼容並蓄,很有漢武帝的雄才大略,英雄不問出身的大氣。

簡單的說,我們落後了!

再說一個殘酷的事實,後世清朝被追討的很嚴重的一個問題就是不重視火器,武器落後,用大刀長矛對抗英國人的火器,還發現明朝當年遺留下的火器比西洋人的先進等問題。

由此引發了清朝似乎一無是處,明朝怎麼都是好的,想不通清朝的落後。

其實事實完全是兩回事,清軍不是輸給了火器,而是輸給了腐敗腐朽,是統治方式的問題。

無論英國人的大炮轟的多猛烈,清軍也沒有放棄抵抗,但是當兩軍麵對麵白刃戰的時候,清軍卻迅速的崩潰了,清軍是輸給了腐敗,而不是輸給了火器。

後世之所以影視劇反複的拍攝清軍拿著大刀,拿著長矛衝擊敵人的火槍隊,主要是滿人為了宣傳自己祖先有血性,我們拿刀也衝英國人,你看我多有骨氣,你們漢人不應該讚美我們嗎?

後來漢人的觀眾很容易就被糊弄了,反而中計,總是宣傳清軍兵器都是大刀長矛,雖然語氣上是在嘲笑清朝的落後,其實潛意識都有一種感覺,拿著大刀長矛也敢衝擊火槍隊,而沒有放棄抵抗,也挺不錯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