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水果糖 甜
哐當哐當,坐著硬座皮凳子,車上的旅客不是很多,但個個幹淨整潔,臉上都洋溢著質樸的微笑,這是最為生機勃勃的一代。
秦瑜看著窗外,天空澈藍,雲朵都顯得柔,田野與天空連接處,還能看到那些茂密的麥苗掀起一陣陣綠色的波浪,偶爾幾塊金色的油菜花像是魚兒一般俏皮露頭,滿是生機與活力。
微微將手探出窗,讓春風緩緩輕撫劃過她的指尖,這裏有詩情畫意,也有惠風和暢,不知不覺,秦瑜已經開始期待起來這個休假生活。
這是一輛從東北開往宜市的火車,車上還稀稀落落坐著一些回城的知青們,是的,知青返城。
她成為了改革開放年代返回家鄉的知青。
這個身子的原主也叫秦瑜,通過與係統交易後,她就代替成為這位下鄉後返城的人兒。
而此時距離見到原主五年未回的家,已經不到一小時。
作為秦家唯一的女兒,“瑜”字就代表著對女孩的重視,要知道秦家其實隻有兒子有代表著美玉的名字,而比如伯伯的女兒,也隻取名字叫珍珍。
隻是就算獨生子女,也沒辦法逃過知青下鄉的命運,前往遙遠的大東北,這五年也僅僅是用書信與家人朋友交流。
整個秦家關係比較簡單,對秦瑜來說,未來相處會輕鬆很多。
秦家一共三個兄妹,秦國慶,也就是秦瑜的父親排行老二,今年40來歲,在鎮裏機械廠做工人,母親趙蘭芳則是百貨大樓一名布料銷售員。
要知道在這個年代,雙職工的家庭可以說相當幸福,而且夫妻兩個都不是懶怠的人,故而,秦家的條件,雖說生活稱不上富裕但也不算困難。
70年代僅生一個女兒的家庭非常稀有,倒也不是不想生,隻是母親趙蘭芳生秦瑜時壞了身子。
所幸,秦國慶〓
“這裏麵兩顆果樹,一顆是石榴,一顆是櫻桃,前些年你表哥回家探親的時候,帶回來一大車果樹,說是他當兵那地方鄉親們送的,而且去年就開始結果了。”秦父邊開門,邊想到去年秋天吃到的果子,忍不住流口水,“就是有點酸澀,我們後來也不太吃,都給麻雀什麼謔謔了。”
“那以後我來照顧它們,施點肥,調整一下土壤狀態,現在正好遇到櫻桃開花,可能還來得及,今年保管你們吃上甜甜的水果。”秦瑜好笑地安慰,這種種植經驗她還是有的,開花的櫻桃差不多再過2、3個月就可以結果。
跨進門檻,自家的小院便一覽無餘,靠近大門右邊不遠處就有一條青磚綠苔路,連接著石台板凳,附著一口小井,兩邊還種植著花花草草點綴其中,這庭院看起來比較寬敞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