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差不多, 兩天後,從祁縣那邊調的人來了。
這次來的除了有一直在工廠那邊做事有了許多經驗的管事, 還有不少已經從學院畢業, 能力足以當老師的學生, 男學生和女學生都有。
他們當時一聽是楊少爺在別的地方做官, 需要他們過去幫忙, 瞬間就激動了起來, 紛紛嚷著要報名去那裏, 畢竟這可是能跟在少爺身邊做事的。他們可沒忘記自己能有現在都是因為誰,現在有了一個能報答一二的機會,他們自然是不會放過的, 更別說就算到了那裏,少爺也肯定不會虧待他們。
最後因為報名的人太多,篩選了好幾遍才確定下了最後的名單。這些人一個個都充滿了鬥誌,紛紛想著要大幹一場,少爺也說了,到時候他們去了幹的好了,這以後那當地興盛起來了也有他們的功勞呢。至於路途太遠,需要離家幾年,他們既然已經報名要去了,自然就不會在意這個問題。
在上次要調人去其他地方做管事掌櫃的時候,有的人就因為需要背井離鄉幾年而退縮了,後來看著原本的同伴,去了遠地過的風生水起,他們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心裏還是羨慕了。現在祁縣這邊每年都有學生從學院裏出來,但是管事掌櫃的名額越來越少了,能競爭上去都是極其優秀的。
這個時候,去了別的地方相反還能混的好一點,別的地方競爭到底是不如祁縣這邊激烈。而離祁縣比較近的幾個縣城現在去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再過不久,相信那裏估計競爭激烈程度就會趕上祁縣了,他們勢必要去離祁縣更遠的地方才能找到管事掌櫃或者賬房的活計幹幹。
因為對這件事十分積極,所以隻花了兩天時間就完成了報名篩選等一係列的流程,然後很快就啟程來到了這裏。
楊雲清看著來的這批人,數了數,發現人數遠遠超出自己預估的,他沒有想到有這麼多人願意來。不過人多一點才好,接下來要幹的事情可是有不少呢。
這次來了將近有六十人左右,楊雲清就讓人在這邊買下了幾處大宅,暫時當作他們的“宿舍”。他原本也是想在當地買處宅子留作平日裏居住的,因為州署這邊太簡陋了。
隻是因為現在每日都有人過來給他彙報各種事務,平日裏他還得給州署這邊的官吏“開個會”,一起商量各種安排,有時候還要給百姓斷案,這大多數的時間可謂是都待在了州署裏,就算是買了宅子也不過是一個睡覺的地方。
所以最後楊雲清就隻讓人先把州署簡單修繕了一下,並沒有大規模翻建。州署要是想翻建,這也得等著百姓的生活好起來、富起來了才能翻建,不然這沔陽其他地方破破爛爛的,就這個州署修建的闊氣,這讓百姓怎麼看?
接下來楊雲清他打算在沔陽這個地方來一次大規模的土地清丈,他從這來的六十人裏麵挑了二十人,到時候土地清丈的時候跟著他幫忙畫圖計算。
楊雲清讓付通判幫著先出告示,提醒百姓即將到來的土地清丈這一事,又讓典吏將土地清丈時所涉及的各項花銷列了出來,丈量冊、歸戶冊、魚鱗冊這些到時候要用的文冊他也通通都讓人整理了出來。
在進行土地清丈之前,楊雲清他還約見了沔陽這邊的幾家富商大族。之前那五家已經被楊雲清收拾下去了,現在也算是傷筋動骨,估計十幾年都不敢作妖了。
這剩下的未被清算的富商大族,本身也就沒有太大問題,楊雲清找他們合作也是信得過他們的。現在約見這些富商大族,便是和他們合作,在沔陽這邊建廠。
沔陽這邊比起其他的地方的確是窮了一點,除去之前被楊雲清清算了的五家大族,剩下富商的比起其他地方的這財力也的確是弱了一點。因此楊雲清與他們商量的是,幾家共同出資,一起建廠,到時候的每年賺來的銀錢,也就按照他們的出資比例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