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要是解決的好,老二照常給我們發工資。”
王梅笑得真誠,不用幹活還有工資拿,這種好事哪裏找。
“那也不是個辦法,就算送回去,到時候他們要錢,又會過來,難不成真的要養著三房一家子。”
王梅沒必要瞞她,跟她解釋:“村裏老人都是跟著大房養老的,這次回去我們就分家,分了家之後三房關我們啥事,就像你說的,應老三又不是我兒子,憑啥讓我養他。”
“那要是二老跟著三房咋辦,不又沒完沒了。”
“不一樣,要是跟著三房,那就每年年底再給他們孝順錢,要是跟著我們,每個月寄錢回去,是個人都知道咋選。”
“……”
錢進寶給她比了個大拇指,還隻她有法係,年底的孝順錢最多一百,要是給的少可能就二三十塊,可要是跟著大房,每個月有十塊拿。
到了年底,另外三房再給養老錢,這樣一算,確實是個人都知道咋選。
事實證明,人都是自私的。
王梅兩口子帶著二老回村以後,就鬧分家,分家以後就是二老跟誰住的問題,條件一擺出來,明眼人都明白了。
二老要是跟著三房,不僅要伺候應老三,還得養應老三孩子,賈英在寵小兒子麵對這種,現實的問題,也不得不妥協。
應家三房沒錢給應老三治腿,家裏沒了男人勞動力,全靠杜三妹一人根本無法種莊稼。
杜三妹哭,可誰家也沒用多餘的精力幫她,她跑回娘家,不肯跟應老三過日子了。
應老三躺在床上,拉屎拉尿,臭烘烘的,他害怕,哭得傷心。
二老跟著大房過,就算把錢全掏出來幫三房也起不來作用,村裏人喜歡說閑話。
都說應老三罪有應得,其中傳的最厲害的就是張家人。
老兩口聽得多了心態漸漸變化了,覺得大兒子才是真的孝順,應老三這麼大的人了除了好吃懶做,其實一點本事都沒有。
應老三生病,敏[gǎn]自卑,脾氣不好,罵了賈英幾頓,賈英也不愛去看他了,應,成功更不用說,對孩子們其實他都是差不多。
王梅對這樣的結果非常滿意,自從往家裏寄錢以後,婆婆對她也不像以前那樣了,反而有點討好。
王梅嫁到應家這麼多年,第一次感受到了當家做主的滋味,脾氣漸漸戲大了,在電話中有時候還數落賈英的不是。
錢進寶知道後,都不知道說啥好了,應老三變成現在這樣,有很大的責任是在老兩口身上。
一直慣著,把孩子養廢了。
日子還是照常過,錢進寶有空了就去劇院,雖然不能上台表演,但是可以跟著大家一起唱。
關於她管劇團這事,還引起過矛盾,李美麗和幾個老演員不服她管教,覺得她沒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