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永安十二年八月。

大周永安十二年八月。

帝都洛陽,南市。

月夕佳節將近,市集上車水馬龍,尤為熱鬧。行商沿路叫賣,街邊小販笑容殷切地兜售著自家貨物,酒樓茶館也人滿為患,一派繁盛景象。

明月樓是洛陽城內聞名遐邇的食肆,此時正賓客盈門。

眾人美酒熱茶在手,就著香氣撲鼻的佳肴,聽說書先生口若懸河地講故事。

“鎮北大將軍趙玉成,早年助高皇帝、武皇帝父子打天下,武皇帝即位後,大將軍奉命收複西南、平定北疆,威名赫赫,放眼整個大周,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承業十三年,天淵南下,犯我河山,大將軍率軍迎敵,勢如破竹,打得天淵丟盔棄甲,往後十多載,都不敢再覬覦中原土地子民。”

“去歲,天淵東山再起,勾結西域諸國作亂,這回率兵出征的趙景明將軍,便是鎮北大將軍次子。趙將軍用兵如神,大破敵軍,天淵落荒而逃之後,他又身先士卒,冒著寒風大雪,率領輕騎深入沙漠,日夜兼程追擊八百裏,擒得東躲西藏的天淵可汗。此戰大獲全勝,足以揚我國威!”

說書先生語調抑揚頓挫,情緒高昂,博得滿堂喝彩。

戰事結束大半年,京中百姓對此仍是津津樂道。

兵戈於他們太過遙遠,多數人終生都不會涉足邊疆,但一想到大周鐵騎威風凜凜,將狼子野心的天淵打得潰不成軍,自豪之情便油然而生。

一時間,議論四起。

“我聽說,天淵養精蓄銳二十年,這次來勢洶洶,直逼涼州,陛下本想派曾經打過勝仗的鎮北大將軍前往作戰,可惜大將軍一病不起,隻得另選他人。”

“好在趙景明將軍智勇雙全,頗有其父之風,此番凱旋,定能得到重賞。”

“趙家父子實乃國朝當之無愧的戰神,君明臣賢,也是你我升鬥小民的福分。”

眾人七嘴八舌地說開,對大將軍父子的崇敬溢於言表。

“嗤——”

一聲蔑笑響起,隻見二樓圍欄邊,一名錦衣華服的貴公子麵帶不屑,朝底下高聲喝彩的人群望去:“區區武夫,目不識丁、舉止粗野,有什麼值得稱道?僥幸打退幾個不堪一擊的蠻夷,就成了世人眼中的大英雄,真是可笑!”

“公子,您少說兩句,當心隔牆有耳。”仆從低聲勸道,“倘若被人聽去,到陛下麵前參您一本,老爺得知,隻怕要扒了小的們的皮。”

說著,目光不由自主瞟向不遠處隔壁桌的人影。

那人身量纖瘦,穿一襲紅色窄袖勁裝,坐姿輕鬆隨意,肩背卻挺直如鬆柏翠竹。

乍看似乎是個少年郎君,但欺霜賽雪的肌膚、明媚奪目的側顏、以及蹀躞帶下盈盈一束的細腰,都在昭示著她的真實性別。

少爺原本要去三樓雅間,途經二層,看到這姝色無雙的小娘子,便像是腳下生根,一步也走不動了。

還勒令店小二轟走周圍一圈顧客,隻留了她一人。

他們打小跟在少爺身邊伺候,豈會不知他心裏想什麼,紛紛叫苦不迭,暗自祈禱少爺見好就收,千萬別做出什麼過分之舉。

貴公子不耐煩地揮了揮手:“怕什麼,難道我說的有錯?趙景明窮兵黷武,一場仗打下來,不知要耗費國庫多少銀子,他好大喜功,搶著在陛下麵前露臉,我……旁人卻被連累,倒了大黴!”

邊境開戰,宮中帶頭推行節儉之風,皇帝三令五申必須保障前線糧草供應,戰爭結束後還支了一大筆銀子,用於撫恤遭受戰火波及的百姓和傷亡將士的家眷。

皇室尚且如此,做臣子的自然也不敢公開奢侈享樂,唯恐給人落下話柄,丟了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