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兒。
它頓了頓,到底沒刺向衡瑤光。
它往紀孟時的方向騰飛而去,繞到紀孟時身後,輕輕用劍尖碰了下紀孟時的袖擺。
紀孟時:?
14.
劍在紀孟時身後,衡瑤光就在紀孟時眼前。
衡瑤光的手上還握著緋紅色的劍鞘。
所謂美人,拈花是美人,執劍是美人,手握劍鞘無悲無喜,也是美人。
紀孟時先是怔愣於劍的突然撒嬌。
劍:?
紀孟時又被衡瑤光的顏容震得出神。
最終紀孟時還是道:“想來諶引還是有些緊張。”
到底有這麼一回,為受盡折磨的劍說了句好話。
劍心中感動,雙目含淚。
又哽咽著被衡瑤光親手放回了鞘中。
被那溫熱的指尖輕輕摸了下側臉。
劍:他故意的嗎?
劍又抬頭去看。
然而衡瑤光的神情坦蕩自然。
劍看不出任何不對。
劍想,也許是我多想了。
劍又想,不對,本神劍魅力無雙,怎麼可能是自己多想。
劍一捶掌心。
是了,還是這登徒子在輕薄本神劍,沒辦法,誰讓我長得這麼好看。
他想勾引我,而我不為所動。
劍如是點頭。
15.
紀孟時和衡瑤光一起在山間看流雲。
身為劍修,總剛直或鋒利,不肯為世俗低頭。
但紀孟時這般的正人君子,隻覺得人各有誌,各有自己想走的路,或好或壞皆是人生,隻要心無後悔,那就算是修到了自己的劍,自己的道。
他雖也好奇衡瑤光為何不再執劍,卻也不多追問,也不評判。
紀孟時隻道:“從前我在此處看流雲,頓悟時,劍法飄逸似雲似霧,卻也僅僅是那麼一時。”
衡瑤光聽罷,淡淡道:“一時頓悟不算了悟,若你時時能夠想起當時心境,方能長久。”
紀孟時歎息著說這並不輕鬆。
他也竭力試過如何再憶起當時心境,但總差一步。
差之毫厘,就是千萬相隔。
紀孟時道:“仙君又是如何做到時刻記住這份頓悟的?”
衡瑤光偏頭看他片刻。
那雙眼裏有山間的雲,山林的霧,驕陽的光,卻獨獨沒有紀孟時的身影。
他看他,目光其實落在極遠的地方。
——“我便會想,在頓悟之前,我心中最強烈的執念是什麼。”
16.
衡瑤光是個天生的劍修。
他看劍看人,皆如天意在冥冥指引,無有瑕疵。
紀孟時握了劍,循著他的指點追憶著頓悟時的執念。
手下一動,諶引便隨之出鞘。
劍是亮的,劍光也冷。
但劍鋒所過之處,陽光灑落,將它映得薄輝半籠,分外溫柔。
劍隨著紀孟時的動作在衡瑤光的眼前劃過。
它時而停留,時而如一道光行過,像飛鷗渡河,似水月漾動。
它在最後一刻望進衡瑤光的眼底。
有光,有劍,有令人沉淪的所有。
劍耳邊忽而嗡鳴。
它心中震顫,卻不知是為了什麼。
作者有話說:
劍:這是怎麼回事?
劍:反正我沒被勾引到。
兄弟們,把沒被勾引打在公屏上,沒有哈,就是沒有。敷衍
第15章 心裏有點亂,嗨呀這不好
17.
劍藏在鞘裏。
它看山看雪看飛花流雲,看人間來來往往接踵擦肩,看天地晝夜之變換。
劍偶爾偏頭能看到衡瑤光的側臉。
或在陰影中,或在明光裏。
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