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的那一小段《何文秀》讓觀眾一直念念不忘,一直陸陸續續有粉絲給司星發消息希望他能再出一期相關視頻,畢竟那短短的幾秒鍾所展現出來的東西太少了,現存的關於戲劇的資料又不多。

省戲劇院成立以後倒是有發過一些消息,但說實話,大部分內容對於他們這些從未接觸過的觀眾來說,有點難理解,那些“二簧”、“西皮”之類的,他們聽過了就忘,是好聽,但是有點聽不懂。

有點陽春白雪的意思。

所以想讓司老師整點簡單易懂的。

司星整理了一下資料,去了薑清那裏。

之前那個饞肉吃的小孩兒又長大了一點,見了司星來就撲上來:“哥哥我記得你!你做飯特別好吃!”

薑清自從去戲劇院當了指導老師以後,一個月工資很多,戲班子還有扶貧救助金,這群小孩兒的日子也好過起來了,至少每周都能吃上肉了。

這也是上麵的意思,小孩子家家的,天天練功練唱念做打太耗費體力了,雖然營養劑夠用,但也偶爾需要補充一下別的營養。

不過給他們做飯的廚子其實手藝一般,如果沒有司星之前做的那頓飯,或許他們能吃得開心一點,但是吃過了司星做的飯菜以後,這個廚子的就一般般了。

唯一的優點是廚子很會學習,發現戲班子的小孩兒們對自己的廚藝反響一般,已經在積極學習司星的做菜方式了。

但是小孩兒依舊對司星印象深刻。

司星蹲下`身:“你學唱戲學得怎麼樣了?”

小孩特別自信:“一整段的《何文秀》我都會唱了!”

不僅會唱,他都已經能上台表演了。

薑清說:“之前有個青少年比賽,他傻乎乎報了名,結果要上台了人都傻了,人家都是上去表演開機甲和近身搏鬥之類的,他在台上唱完了整段的《何文秀》,把評委唱得一愣一愣的。”

司星問:“比賽沒規定主題嗎?”能讓這小孩兒產生這麼大的誤解。

薑清也哭笑不得:“人家是青少年才藝大賽,倒也沒偏。”

關鍵評委當時聽的時候雖然愣了,卻也能聽出這小孩兒唱得好,才藝才藝,又沒說不能唱戲,而且正因為他這神來一筆,硬是讓評委記住了他,在一群機甲秀裏脫引而出,拿了第一名。

小孩子啪嗒啪嗒跑去把自己的獎杯搬過來遞給司星:“給你摸摸我的獎杯。”

司星順應著摸了摸,誇他:“你真棒。”

小孩兒就露出個害羞的笑。

和他們聊了幾句,司星開始辦正事了。

他和薑清商量的是,先不介紹京劇那一段冗長的發展曆史,畢竟要講就要從乾隆時期講,從四大徽班進京開始講,那太長了,更何況近兩千年的曆史,中間京劇的發展過程有些細枝末節的,很難一次性講清楚,真要細細地講,那都能拍上幾十集的電視劇了。

司星選的是比較簡單粗/暴的方式,讓人直麵京劇的美。

美是所有人共同的認知,那句被人說爛了的話是什麼來著:每個人都有發現美的的眼睛。

國人其實對於兩種美認知更清楚,一種是朗月清風,仙氣兒,也叫淡雅莊重,另一種就是濃墨重彩,色彩的碰撞能夠直接給予人最直接的感官衝擊,更容易被記住。

京劇就是如此。

司星央了薑清畫臉譜。

京劇分為生旦淨醜雜武流七種角色,後三種已經不再有專門的行當學習表演,後麵就發展為統稱生旦淨醜四種了。

在臉譜裏頭,生旦淨醜又分成了兩種風格,生旦是一種,妝容簡單一點,叫“素麵”,淨醜的妝容就更加複雜一點,濃妝豔抹,叫“花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