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小莊(1 / 2)

衛宗帶著滿滿的疑惑離開了司馬徽所在的住處,司馬家和衛家到底有什麼關係,不過說到司馬家,衛宗馬上就想到了一個人,司馬懿。司馬懿這個人不得不說很有謀略。

不過司馬懿這個人很有野心,曆史上的三國後期,這個人就靠著自己一己之力,將曹操,曹丕兩代人所打下的基業一點一點的蠶食。最後將這大好的江山竊取於手,雖然他沒有當皇帝,但是明眼人都看的出,司馬家最後能奪得天下,司馬懿絕對是最大的功臣。

雖然司馬懿這人也是個天縱之才,相比之諸葛亮也不遑多讓,但是衛宗卻是不怎麼喜歡這人,試問誰會喜歡一個有這麼大野心的人在自己身邊。

衛宗是下定決心絕對不會去用司馬懿的,若是日後見到當要斬草除根,既然自己不能用當然不能留給別人,成為自己日後一統天下的攔路石。

想到這衛宗臉上也是出現了一抹殺氣,不過隨即一想現在想這些未免太早了,司馬懿現在估計還是一個三五歲的孩童呢。

剛才司馬徽送衛宗劍和書時衛宗並沒有細看,現在得空下來也是開始仔細打量司馬徽所送之物,這不看不知道一看還真嚇一跳。

先說那把劍,當真是世間少有的利器,全身都由镔鐵打造,司馬徽說是先秦遺物,如今已經過去四百多年了,但是依舊劍刃鋒利,削鐵如泥。唯有美中不足的便是劍身上有一絲磨痕。但是也無傷大雅。想來當年用這把劍的人身份也定是不尋常。

但是衛宗不知道的是這把劍遠沒有他想的那麼簡單。這把劍名叫天問。相傳是春秋時期越國人歐冶子所鑄,當年歐冶子因為鑄造了龍泉劍而名滿天下,後來楚國吞並了越國,楚靈王得知歐冶子是鑄劍大師,便要他打造一把絕世利器來彰顯他的公績。

歐冶子迫於楚靈王的威逼利誘隻好答應幫他鑄劍,鑄劍曆經九九八十一天,最後又用精血為劍開鋒,終於鑄成了絕世利器,那便是天問。

楚靈王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絕世利器也不禁感歎,“這把劍當真是世間最鋒利的寶劍,與寡人甚是相配。哈哈哈。”歐冶子聽了楚靈王的話後道,“這把劍還不是我的極限,若是再給我幾年世間,我定能鑄造出比這把劍更好的劍來。”歐冶子的一番話被楚靈王聽見後,殺意四起,為了不讓歐冶子再造出比天問更加鋒利的寶劍,楚靈王便下令殺了歐冶子。

“寡人的問天才是這世上絕世無雙的寶劍,隻有寡人才能有資格擁有此等利器。哈哈哈。”

此後天問便一直在曆代的楚王手中,但是後來秦始皇滅了楚國,這把劍便到了秦始皇手中。

據說當時荊軻刺殺秦始皇時就是因為天問擋住了荊軻致命的一擊,秦始皇才得以活著,而現在問天劍身上的擦痕,便是那一天留下的。

秦始皇僥幸逃過一劫,對天問更是喜歡,後來天問便又多了一個名字,天子之劍!

衛宗看著自己眼前的寶劍,雖然不知道這把劍的故事,但是光從劍本身來看,這把劍的確是世間少有,衛宗也是習武之人,對於利器更是有著一種特殊的喜愛,能得到一把利器當然是興奮不已。

若是天問帶給衛宗的是興奮,那那本書則是帶給衛宗的是震驚。

這卷書的封麵隻有一個字,用的是秦國小篆。上麵寫的是“橫”。早年時衛宗因為機緣巧合在衛家的書房中找到了一卷書為“縱”。因為得到的書時殘卷,所以衛宗知道這本書一定還有下卷,沒想到今天居然得到了。

“縱”與“橫”是戰國時期鬼穀子所創之術。而鬼穀子所建立的門派便成為鬼穀派,鬼穀派一次隻收兩個徒弟,一人便學“縱”一人則學“橫”。

而師出鬼穀派的弟子沒有一人是籍籍無名之徒,張儀和蘇秦便是鬼穀派之人,張儀學的是“橫”,蘇秦學的是“縱”。

蘇秦出山後,正值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後強盛之期,山東六國沒有一個敢接秦國的兵鋒,於是蘇秦遊說山東各國,提出合縱抗秦。後來配六國相印,拒秦國於函穀關,導致秦國十五年不敢越雷池一步。

張儀出山後,因為所學之術,天生和蘇秦所學是對立的,所以張儀出任了秦國宰相,瓦解山東同盟,使得蘇秦的合縱之術毀於一旦。

而為什麼鬼穀子要將“縱”和“橫”分開教授呢?其實這縱橫之術,若是同時習得的話,更可以稱為“帝王之術”所以鬼穀子將這“縱”和“橫”分開讓這天下更加的平衡。

但是鬼穀子如今已經仙去,鬼穀派也是消失在世間,但是當年鬼穀子所創的“縱”與“橫”卻是遺留在這個世間。機緣巧合之下又被衛宗得到。這難不成就是天意麼?天子之劍和帝王之術同時被一人所得。冥冥之中一切都有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