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之後,初步在公司裏確立威信的俞之瑤,開始著手清理俞氏當時不太好的項目。
首當其衝的,就是在拖死她哥主導的項目時,另一個實際上有資源資金傾斜扶持的項目。這個項目投資收益率並不理想,但總能夠先一步將她哥申請的資源資金搶了,在她哥的項目死掉之後,這個項目還做了一個彙報,項目持續再投入,而它的資金缺口,特別巧合的就是大約她哥那個項目耗費掉的一半。
這個報告,甩鍋的意味特別明顯。字裏行間都充滿了茶言茶語。總結一下,大意就是如果不是公司資金不足,他們真的是好項目。而公司為什麼資金不足呢?因為少東家投資決策失敗,拖累了整個公司的資金周轉。
她知道裏麵肯定有什麼貓膩,但暫時不清楚是什麼情況。直到她將屠刀舉向這個項目,要將它砍了及時止損。
受到的阻力非常強,強到出乎她意料。但她還是有條不紊地開始推進工作,大刀闊斧地清理公司內部,甚至都已經開始考慮,如果這一群守舊老派的“成功人士”再這樣嘰嘰歪歪,她要不要另立爐灶?
拉著一群專拖後腿的隊友在商海中奮力搏殺,她太難了。甩掉這包袱,將新項目單獨獨立出來另外成立自己的公司,可能會更好。
就在這時,姚輝祖注意到了在商場嶄露頭角的她,三番五次地向她家表露聯姻之意。
她爸爸樂見其成,打著為她好的名義,勸她多加考慮。
考慮什麼啊,才剛分手不到半年的她,根本無心戀愛一心隻想搞事業。不將事業搞得風生水起,多對不起自己曾經放棄的一切啊。
實際上,在一群二代中,姚輝祖其實是很多人的理想聯姻對象。
年輕有為,已經順利接手姚家的公司,並且在他接手後,姚氏的規模至少擴大了一倍以上。也沒有一般二代那些沾花惹草吃著碗裏的看著鍋裏的將腿劈成蜘蛛的毛病,勉強說得上是潔身自好。
但她並不喜歡,反而覺得一心想著商業聯姻的人腦殼有問題。大家在商言商,想合作,談妥條件,協調好利益,公事公辦地合作不香嗎?
非要在公事中夾點感情進去,還美其名曰增加信任可以更好地合作?
那麼多借聯姻的名義使手段吞並親家的產業的事情擺在麵前,大家還迷之自信,覺得商業聯姻是一步好棋,你逗我?
她爸爸覺得姚輝祖哪哪都好,毫不客氣地說她:“你說他哪裏不好?人家還不嫌棄你以前玩女人,願意包容你。”
俞之瑤嗤之以鼻,她不需要:“他談過好幾任女朋友啊,我隻談了一個,我嫌棄他,不願意包容他。”
說完之後,她欣賞了一下她爸暴跳如雷,就告辭了。
但是在一年後,在姚輝祖契而不舍,在她爸騷操作不斷的情況下,她最終還是答應了商業聯姻。
因為少了她哥背鍋,她爸就親自上陣,堅持要將大筆資金投入到她要砍的項目上,人為地製造了她推進的新項目資金短缺。
而她在與一群老狐狸周旋的過程中,摸到了事實的真相。那個項目,實際上是她爸給私生子分家產的騷操作。
家外有家的老男人的腦回路特別清新脫俗,他是這麼想的,俞之瑤和她哥是他的孩子,以後可以名正言順地繼續俞氏,還擁有他多年的關愛。而私生子從小就沒得到過爸爸的關愛與陪伴,跟俞氏也沒關係,哪能不想辦法多給點東西傍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