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1 / 3)

第167章後記01

趙宴平一回京就接了個可能會得罪宣和帝的案子, 宣和帝正式表態之前,阿嬌與趙宴平都無法預測結果,自家沾了事,為了避免給親朋好友帶去麻煩, 一家人就沒有去任何故交府裡走動, 反倒是親戚們主動登門來瞧他們了。

現在宣和帝升了趙宴平的官,還在朝堂上誇了趙宴平一頓, 眾人後知後覺地回過味兒來, 原來宣和帝根本就沒有想偏袒什麼表弟表哥的, 隻是藉著這個案子瞧瞧大理寺一乾官員的公允之心罷了。

自然有人後悔沒有能堅守本心,但那都與趙家無關了,危機解除, 一家人都是喜氣洋洋的,正式預備起了過年。

大雪下了兩日,放晴之日, 也是官員們放年假的第一日。

趙宴平與阿嬌決定先帶著孩子們去給盧太公請安。

年初的時候盧太公過的八十大壽,一家人遠在江南沒有能趕上, 這次除了去探望老太公,也是要補上壽禮。不提師徒間的情分, 就說盧太公對趙宴平的幫助, 如果當年不是盧太公支援趙宴平破繡娘一案, 又怎麼會有後來趙宴平的初露鋒芒?

阿嬌、趙宴平都很感激盧太公。

孩子們就是單純的敬愛盧太公了,瞞著爹娘也都準備了自己這份的壽禮。

趙宴平與阿嬌坐了一輛馬車,孩子們坐了一輛, 三兄妹都長大了不少,五口人再擠一輛也太寒酸,趙家好歹也是皇親國戚了, 多買一輛馬車還是買得起的。

“大哥你要送老太公什麼?”六歲的趙昉先問兄長。

孟昭笑了笑,從袖中取出一封信,解釋道:“我做了一首賀壽詩。”

趙昉對詩詞這些沒有興趣,轉頭問姐姐。

初錦不告訴弟弟。

趙昉哼了哼,挺起胸膛,動作明顯地拍了拍他的小荷包。

初錦故意不問,孟昭配合弟弟,笑著問道:“昉哥兒準備了什麼?”

趙昉一揚下巴,得意地道:“不告訴你們!”

孟昭就摸了摸男娃的腦袋瓜,聊完禮物,孟昭對初錦道:“三年了,不知盧儀是不是還像小時候那般淘氣,等會兒到了國公府,妹妹防著他點。”

月初梅氏來趙家做客敘舊,盧俊、盧儀兄弟倆都在官學讀書,並沒有有隨同。

盧儀與初錦同歲,隻是小了幾個月,兩人幾乎是從小到大鬨過來的。初錦對盧儀最深的印象是那小子喜歡搶她的首飾,還喜歡抓螞蚱、蜻蜓什麼的嚇唬她,很是討人厭,要不是看在老太公、梅夫人的麵子上,就憑盧儀,初錦也不想去國公府。

她麵上露出抗拒來。

孟昭溫聲道:“男孩子都會頑皮一些,長大了就懂事了,就像盧俊,他小時候比盧儀還要貪玩,進了官學便收斂了性子。”

初錦也記得盧俊,那人最初是不太喜歡搭理她,隻想跟哥哥玩,她跑過去找哥哥,盧俊還嫌棄她礙事,總是勸哥哥甩開她。後來有了盧儀,盧俊果然有點當哥哥的樣子了,會在盧儀欺負她的時候過來幫忙,教訓盧儀。

反正初錦對盧家兄弟都沒有什麼好印象,比來比去還是自家的哥哥好,溫和文雅體貼可親。

“誰說男孩子都頑皮的,哥哥就一直都很好。”初錦驕傲地道。

孟昭笑容不改,眼底卻掠過一絲慚愧。

他當年不是不想貪玩,而是不敢,怕爹娘會不喜歡他,逐他出門,等後來他想明白這一點,知道爹娘是真心把他當長子看,隻要他不犯大錯爹娘就不會拋棄他,那時他已經過了放縱貪玩的年紀。

.

兩輛馬車停在了理國公府門前。

昨日趙宴平派郭興來這邊遞了拜帖,國公府眾人已經知曉他們要來,盧太公、盧大人夫妻是長輩,就在暖閣裡等著,梅氏與現任吏部侍郎的丈夫帶著兩個孩子在前院的廳堂候著,一聽到馬車動靜,猜到客人來了,便一起迎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