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禍起蕭牆(2 / 2)

而唐部占據的旗雲山城更讓劉策眼熱,若是真能拿下唐部,那他不但能開疆擴土留名萬世,而且還能利用唐部的地理掌控周邊;最重要的是可以就近聯係察哈爾。

這個時候明朝和察哈爾是同盟的,所以劉策並不擔心守不住旗雲山。而且從李建勳帶回來的消息看,這旗雲山城修建的異常堅固,十幾門小炮,八千精銳,這對劉策來說都充滿誘惑。

至於李建勳想要做旗雲山城的守將這更不是問題。唐部本來就是你李家的,有了李建勳的投效肯定能更快拿下唐部。

劉策想開疆擴土留名後世,最好能壓住袁崇煥。燕南七家想幹掉唐部消除隱患;而李建勳和他的老子卻想獨吞草原商路的利益。有了共同的利益,這三家就有了合作的基礎。

最終劉策采用了順天巡撫王元雅的計策,分化拉攏,誘之以利。他寫了數十份空白任命書,最高的有參將,這是他能任命的最高官職,最低的有百戶。

準備妥當之後就派了參將朱海和李建勳帶著一千精兵,化裝成李家的商隊去了旗雲山。而為了應對後金的反撲,劉策調動了鬆關一線的最大兵力五千人,由薊州總兵朱國彥為帥隨後跟進。同時聯係燕南七家,讓他們出兵一萬穩定防線。

劉策的算盤打得很響,隻要能占據旗雲山頂住後金的反撲半個月,他就能以此為由增兵,到時候袁崇煥也要看他的臉色。

可以說,他什麼都算到了,可有一樣他漏掉了,那就是他高估了李存孝對大明的忠心。

在他想來,這李存孝再怎麼說也是大明的人,父兄親族都在大明,而他自己還有功名在身,這樣的人可謂傳繳可定。他創下的基業自己要是不取就是個棒槌,有句話怎麼說的來著?叫做“天與不取,必遭天譴。”

可李存孝會坐以待斃等著劉策來摘桃子嗎?顯然不會,他對大明根本就沒什麼所謂的忠心,就是那些所謂的親族也和他沒什麼關係。

你說他生性涼薄也好,你說他無情無義也罷。李存孝這個人很複雜,有時候就是他自己都搞不清楚他想要什麼?前世十幾年的邊關生活讓他性格豪邁,為人大大咧咧不拘小節,對國家無比忠誠。可後來呢?就因為得罪了宵小,十幾年的努力一朝付如流水,三四十歲的他隻能靠打工漂泊活著,他對所謂的信仰什麼的已經死心,什麼大義在他眼裏就是狗屎。

李存孝從重生之後就給自己定下了目標,隻能掌握別人的命運,決不讓自己的命運掌握在他人手中。換言之,這輩子他隻能老大,也必須做老大。

若是想過安定的生活他根本就不用費盡心機立足北疆,隻需要回大明,等滿清殺過來的時候投降就可以了。依照他對曆史的了解,就算混不上侯爵,至少這輩子也可以無憂無慮。

但前世的經曆卻讓他對這樣的安逸嗤之以鼻,就算你官居一品又如何,老大想殺你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所以,他也隻能選擇做老大。

“薊州參將?好大的官啊!”別說是在文貴武賤,參將多如狗的明末了,就是放在幾十年前他也不屑一顧。更別說,這所謂的參將上麵還有一個旗雲守備朱海,旗雲鎮撫李建勳了。

而且他也從楊安毫不掩飾的輕蔑中看到了自己歸順後的下場,連一個小小的總旗都可以如此和自己說話,那其他人呢?

嗬嗬!

戲謔的看了一眼滿臉愧色的李進忠,李存孝恥笑道:“李千戶,回去幫我傳個話,讓他們把脖子洗幹淨等著老子來砍吧!”

“送客~!”

不理會還想解釋的李進忠,李存孝一擺手轉過身去。他對所謂的李家真的死心了,這個家族的興旺從此再也和他沒半毛錢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