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年紀一大把,但聽著魏希的話,吳桂蘭也不免有些羞赧,“哪裏感情好了,我們都是老夫老妻了,見天的吵。”
魏希沒有說話,但是眼神裏透出的笑意,更甚過言語。
正好這時洗好手的趙柱國掀起門簾進來了,插話道:“為民呢?一回來就不見人影,是不是又和同學去玩,連吃飯的點都不知道回來。”
本來還紅著臉的吳桂蘭,一聽趙柱國說孩子就不高興了,板著臉抱怨,“你怎麼一回來就找孩子的錯,他被我叫去魏老二家跑腿,希丫頭不是在咱們家吃飯嘛,總要和人家說一聲。孩子都上四年級了,知道道理了,你別老說他。”
被老婆當著人的麵一通抱怨,趙柱國不免有些尷尬,“咳咳咳”假意咳嗽兩聲掩飾自己的尷尬,然後轉頭看向魏希,問道:“剛剛你嬸子說你有事找我,現在有空,你和趙叔說說看。”趙柱國試圖轉移話題。
吳桂蘭見趙柱國問起了正事,沒再說什麼,到桌子那拾輟著。
魏希說起話來有條有理,不過三言兩語就把緣故說明白了。
趙柱國搖搖頭,“魏老二家和你的事確實難說,按我的意思,倒不是工分的問題,錢什麼的也還好說。重要的是你和魏老二家,經過這一遭,你和他們也親近了一些,多少牽扯在一塊。
如果你想趁這個機會把他們認回來,我帶著你去魏老二家裏說個清楚,下午就可以去公社裏,把戶口調到他家裏,看病的錢什麼的,都是一家人,自然沒有計較的道理。”
魏希搖頭,“我生下來就被丟了,是祖母含辛茹苦把我養大的,斷沒有祖母一走,我就去認魏家父母的道理。再說了,自他們將我丟在山上,彼此之間的緣分就斷了,沒有認回來的必要。”
看著魏希態度這麼堅決,趙柱國歎了口氣:“你既然有想法,趙叔也不好說什麼。隻是,你既然沒有打算認回來,就要斷的幹淨點,免得到時候女兒的名頭沒有,事情反而少不了。
如果你都想清楚的話,下午讓你嬸子陪你去魏家一趟,把看病吃飯的錢都計較清楚,免得日後事情鬧得不清楚。”
魏希站起來對趙柱國連連道謝:“多謝趙叔,還是您看的長遠,我雖然有這個想法,卻沒您想的清楚。要不是您,日後不知要多多少麻煩事。”
趙柱國聽了這話心裏熨帖的緊,擺了擺手,“你既然喊我一聲趙叔,為你打算多些也是應該的。還有就是,你自己既然做好決定了,那什麼時候從魏家搬出來,也應該有想法。”
魏希想了想,“擇日不如 * 撞日,我今天就搬出來吧,免得橫生枝節。”
原本在一旁默默聽著不出聲的吳桂蘭突然說話:“話說這麼說,但是你一個小姑娘,一個人住在山腳下,那麼大個房子,多不安全啊。別的不說,就說上次,如果不是我正巧遇見了,還不知道多危險呢。”
還沒等魏希說話,趙柱國突然開口“其實也不是沒辦法,我正好有一個想法。”
魏希端正著坐姿,看向趙柱國,“還請趙叔您說!”
“本來我正為新來的知青住處為難呢?你嬸子的話倒是提醒我了。你也知道,村子裏的知青點都住滿了,擠得很,正巧你家地方大,敞亮,還是村子裏少有的青磚瓦房。不如讓他們住你那,村子裏每月給些油糧,就當房錢了。一堆人住那,也不用擔心不安全了,多少有個照應。”
聞言,魏希倒是想起來了,魏家姑祖母當初建房的時候,雖然隻是一個人住,但是當時主家給的錢財不少,所以房子建的有幾分講究,是個三合的一進院落。正房兩間,中間是堂屋擁來待客,正房兩側各有一個耳房,東西廂房各有兩間。東廂房分別用來做廚房和用飯的地方,兩個耳房分別作書房和沐浴之用,院子裏有一口水井,還種了棵桃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