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誰主沉浮 第四十七章 浮生六劫(5)(2 / 2)

突然郭英停住腳步,馬三寶喘息未定,腦後便有一陣死亡的寒意傳來。血光伴隨腦漿飛濺,馬三寶半個腦袋被劈成兩半。一名騎士快馬衝過,手中馬刀已經變招砍向另外一人。

兩麵夾擊之下,太監很快死傷殆盡,騎兵中行出一人,正是黃鷹,他跳下馬對郭英行了禮:“末將來晚了,讓侯爺受驚!”

郭英哈哈大笑:“就這幾個閹人還想動得了老夫?黃小子也太小看郭四了。”說著話,笑聲一收,又道,“太妃和二王子呢?”

黃鷹道:“早按照楊長史的謀劃安全出宮了,如果不是侯爺在這裏做了一場戲,恐怕小殿下走得也沒那麼容易!”

郭英擺擺手:“有楊榮那廝在,這些閹人隻有中計的份。現在外麵情況如何?”

黃鷹道:“一切按計劃進行,瞿將軍和楊長史帥斥候衛的兄弟護送著兩位殿下已經出了上陽門。末將率二百弟兄回來接應侯爺,不知道郭太妃可好?”

郭英連忙走到小轎旁,道:“妹子,下來吧。”說著,轎子裏出來一位勁裝貴婦,卻是郭英的妹妹,朱元璋的遺孀郭太妃。

黃鷹一擺手,後麵兩名侍衛牽著兩匹馬過來,黃鷹道:“娘娘、侯爺,趁上陽門還在我們手裏,速速出城吧。”

郭英點點頭,和妹妹一起飛身上馬。一眾騎兵躍馬大內西影門魚貫衝出,揚長而去。

……

奉天殿內,一個消瘦的身影站在殿門之後,隔著雕花看著外麵,忽鳴忽暗的火光映在他的臉上,眼光中滲透著恐懼與六神無主。這個屬於朱允炆的帝國終於走到了盡頭。

朱允炆呆呆地看著夜幕,喃喃道:“大伴,柴火堆好了嗎?”

在他身後跪著一名老太監,這是自幼將他帶大的老太監李忠,此時老太監已經一把鼻涕一把眼淚,還在不停磕頭:“已經按照吩咐備好了!可是!皇上,不能啊,不能走這一步啊!此時離開還來得及,從秘道出城,定有東山再起之日。”

朱允炆慘然而笑,轉過身看著李忠,長長地歎了一口氣:“大伴,皇爺爺將這麼大一個江山交給朕,朕卻在兩年之內就敗了個清光,像朕這樣無能的皇帝,哪裏還有臉麵逃跑。方師傅說得對,國君死社稷,如果守不住這家業,朕也隻有到九泉之下向皇爺爺請罪了。”

李忠淚流滿麵:“皇上,都是方孝儒、黃子澄這些無能鼠輩,如果不是他們哪裏至於讓皇上淪落到如此田地。到了現在難道皇上還要相信他們的鬼話?這些人平時滿足仁義忠孝,可是到了這個時候,竟然連一個來與皇上分憂的都沒有。皇上啊,不能再相信他們了,不能走這條絕路啊。”從窗外一股鬆油的味道飄入殿中。

朱允炆道:“說什麼都晚了,如果不是朕的無能,又怎麼讓無能之輩左右朝政?朕悔啊,外事不明問十五叔,到了今日父皇臨終遺言猶在耳邊回想。朕不該不聽父皇所言,悔不該屢屢猜疑十五叔。隻是十五叔為什麼要那樣優秀?連燕逆也不是他對手。叫朕如何能放心十五叔?!父皇啊父皇,你從來沒說過十五叔會如此強大啊。”這話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在詢問故去的懿文太子。

李忠在地上跪著蹭前兩步,拉著朱允炆的龍袍:“皇上,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您也知道現在遼王殿下還在,隻要他在燕逆就未必能篡的了江山!皇上趕緊出宮,到遼東找殿下興兵南下平定燕逆!”

此言仿佛有些觸動朱允炆,他轉過頭看著李忠:“大伴,你說十五叔會怪罪朕一直猜忌他嗎?”話沒說完,突然外麵火光一閃,奉天殿外堆著的幹柴騰地著了起來。

李忠跳起來朝外麵大罵:“哪個想死的渾人!沒有命令幹嗎點火?”外麵的火光越來越大,卻無人答應。

李忠急了,去拉殿門,可是那楠木做的高大結識的大門哪裏拉得開!李忠使勁搖晃著殿門,驚恐地大喊:“來人啊!外麵有人嗎,皇上在此!走水啦,救火啊!”

澆過鬆油的幹柴一點就著,熊熊的大火圍繞著整座奉天殿,照亮了皇城每個角落,仿佛宣示著一個帝國在烈焰中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