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子

5月6號,立夏。

傍晚突然下起雨,窗外的梧桐樹在風裏亂晃,轟隆隆的雷聲,一下子將卷著草木清香的潮熱夏日氣息送達。

知夏起身去關各個房間的窗戶。

雨下得很急,嘩啦啦拍打著玻璃,發出悶悶的響聲。

家裏阿姨這幾天請假了,知夏原本琢磨著點什麼外賣,看了看外邊的天氣,還是決定自己搞點東西吃。

她用破壁機做了一杯紫薯香芋奶,然後又把阿姨走之前包好凍在冰箱裏的燒麥蒸了蒸。

吃完,知曉雯剛好開門回來。

知夏有點驚訝:“媽,你今天不用加班了?”

知曉雯合上雨傘,說道:“這不是想著回來給你做晚飯,你吃完了?”

“嗯,你吃燒麥嗎,我給你蒸幾個。”

“行。”知曉雯有些欣慰,原以為女兒五穀不分四體不勤,阿姨不在家便成日依靠外賣,卻沒想到她還會自己做東西吃。

知夏先給媽媽倒了一杯紫薯香芋奶,然後進廚房蒸燒麥。

她端著盤子從廚房出來的時候,知曉雯剛掛斷一個電話,臉上笑意未散去,轉頭對她說:“夏夏,明天晚上和你鍾叔一家吃飯,他兒子這幾天剛從英國回來。”

知夏“哦”了聲,又問:“我也得去嗎?”

“你當然得去。”知曉雯說道,“你和他兒子小時候不還是同學嗎,人家回來你怎麼能不去?你爸爸明天也去,我們兩家一起吃飯。”

“我爸什麼時候回來?”

“明天上午的飛機,到家應該中午了。”

知夏微微蹙眉,她不想跟著知曉雯到處去吃飯。

五一假期前,她剛結束本科的畢設答辯,從上海回了北京。

而不到一周的時間,恰逢五一假期,在知曉雯的安排下,她已經接連參加了好幾個飯局。

知曉雯總說,她現在雖還在上學,但已經二十出頭的年紀了,多結交點人脈懂點社會知識,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明天要見的這位鍾叔叔,知夏以前也是見過的。

他妻子在銀行係統工作,和知夏的姑姑是同事,又因為知夏和他兒子鍾司沉是小學同學,因而兩家也算相識。

但真正來往起來,還是從去年這位鍾叔叔調到了知夏爸爸的單位,成了她爸的半個領導後。

知曉雯又說:“明天下午你自己開車或者打個車過去,我沒時間回來接你。”

明天周五,晚上肯定堵車。

知夏沒有什麼情緒波瀾地“嗯”了聲,拿起手機準備回臥室。

可想起剛吃飯的碗筷還沒有收拾,於是把手機放在餐桌上,去廚房洗碗。

在嘩嘩的水流聲裏,知夏自然沒有聽到廚房外餐桌上手機的震動聲。

等她洗好碗筷出來時,便見到知曉雯在沙發上正襟危坐。

客廳和餐廳是打通的。

餐桌上,知曉雯吃了半口剩下的燒麥殘留在白色金絲鑲邊的盤子裏,顯得有點可憐。

知夏敏銳地察覺到氣氛的異常。

她還未開口,知曉雯的目光便如利劍一般,看向她。

“媽。”

“暑假這麼長時間,你準備怎麼過?”知曉雯緩緩開口,聲音是刻意壓製後的平靜。

“還沒想好。”

知曉雯冷笑了一聲:“沒想好?你不是已經計劃得挺好的嗎?七月去清邁,連房子都訂好了?”

知夏的眼底閃過細微的情緒波動,不過很快,便又消失不見。

“你看我手機了?”她問。

去廚房前,她把手機放在了餐桌上,可此刻,她的手機在客廳的茶幾上。

知曉雯避而不答,轉而道:“你想都不要想自己去清邁待一個月,一會兒就把機票和房子退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