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三月份的第一個周日,院長托人跑來京大,請寧蕎去一趟福利院,但她不在學校。
那一對決意收養杳杳的夫妻,已經到了福利院,孩子說什麼都不願意走,一改常態,哭得眼淚“嘩啦啦”地流。
那對夫妻見狀,也有些猶豫了。想要收養杳杳,是因為第一次見麵,這孩子看著乖巧可愛,將這孩子接回家,多少能抹去一些中年失獨的悲痛之情。但如果這孩子回家之後成天掉眼淚,又得費他們多少心思?
“院長。”男同誌的鬢邊已染上幾縷白發,他轉頭望向院長,說道,“您看現在該怎麼辦?”
院長很為難。
這對夫妻,看起來非常有誠意,距離他們第一次來到福利院到現在,已經過去幾個月的時間。而她本人,也用這幾個月的時間做著杳杳的思想工作,本來以為孩子是最容易哄的,但沒想到,前些天小朋友還答應得好好的,如今居然又變卦。
“孩子畢竟是孩子。”院長說,“給她一些時間吧。”
中年女同誌歎氣。
院長一陣猶豫。
畢竟他們還沒有和杳杳處出感情,沒這麼多耐心,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一對靠譜的養父母,確實會讓孩子未來的人生走得相對順利一些。
“要不我們直接把她接走?”男同誌說道,“回家哭幾天,也就適應了。”
“不行。”寧蕎的聲音由外響起。
她走得快,到了福利院裏邊,開始小跑起來。
江珩是陪她一起來的,一路跟著她的步伐,沒走幾步,抬起手腕看了一眼手表。
杳杳一眼看見寧蕎,不哭鼻子了,仰著小臉,可憐巴巴地盯著她瞅。
院長也鬆了一口氣。
恐怕就隻有寧蕎拿這孩子有辦法。
院長想讓寧蕎勸勸杳杳。
真不行,也隻能直接讓這對夫妻辦手續了。畢竟杳杳還這麼小,她不知道什麼樣的決定是為她好,如果真讓她不懂事地拒絕了養父母,將來孩子長大,指不定多麼後悔。
“這兩位是想要收養杳杳的宋同誌以及李同誌。”院長介紹。
杳杳將自己的小手塞進寧蕎的掌心裏。
寧蕎望向院長,說道:“院長,杳杳的父母,已經在趕往京市的路上了。”
“我們剛從公安局出來。”江珩看一眼手表,“他們的火車很快就到站。”
院長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她知道這小倆口一直在想辦法尋找杳杳的親生父母,可都過去這麼長時間了,大家都清楚,找到他們的可能性,幾乎是零。
“杳杳的父母?”院長一愣,“怎麼會?”
“警方和西城的公安同誌取得聯係,將調查範圍縮小到那群人販子團夥經常出沒的幾個城市,再聯係當地的電影廠,才有了眉目。”寧蕎說,“杳杳說的是她媽媽看電視,其實她媽媽可能是電影演員。深市電影廠的一位演員,在那一年報了公安,說是孩子丟了。”
“她和她愛人已經在趕過來的路上,院長,我們等等吧。”寧蕎說。
院長因這突如其來的消息傻眼,剛想要對前來辦手續的這對夫妻解釋,但她還沒出聲,對方都已經擺擺手,表示不介意。
沒有人能比他們清楚失去孩子的痛楚,如果杳杳的親生父母真能找到孩子,他們是打心眼裏為這孩子,為這孩子的家人感到高興的。
杳杳太小了,對親生父母沒什麼概念。
從三歲起,她就住在福利院,如今過去好幾個月,連對上一任養父母的記憶都逐漸模糊。
她懵懵懂懂地聽著大人說話,眨巴著眼睛,還看了看江珩。
江珩伸手揉揉她的小腦袋瓜子。
大家都坐在院長的辦公室裏等著。
辦公桌上,還有沒辦完的領養手續資料,填寫好了,隻是尚未最後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