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底下悄悄拉著宋書玉問:“阿錚畢業以後的安排,你們想過嗎?”
宋書玉扶額:“媽,他這都還沒去上學呢,你想到哪兒去了?再說了,阿錚這幾年都在你眼皮子底下長大的,他什麼樣的人你還不清楚嗎?”
“媽這不是怕他見識了外麵的花花世界變心嗎?”劉桂芝嘟囔。
宋書玉笑著說:“你這個說法可不對,阿錚又不是窮小子乍然暴富,他從小就長在京城,早見識過外麵的花花世界了,你就放心吧。”
劉桂芝一想也對,憑謝家的能量,遲早能將謝錚弄回京城的。他當初還是選擇跟書玉結婚,肯定不是他們說的那種人。
這些個嘴碎的,下次被她碰到,她得撕了他們。
謝錚也聽到了一些風聲,他對宋書玉說:“你別聽外麵的人胡說,大學畢業我就回來。”
宋書玉也想過了,兩個人要長久過日子,肯定不能隻某一方遷就對方,得相互體諒相互遷就。
她笑道:“你這個高材生回了我們這鄉下可沒有用武之地。阿錚,你去好好念書,如果將來有出國留學的機會也不要放棄,我和孩子不會成為你的絆腳石,我們想當你前進路上的動力。同樣,你也是我的動力,我會努力工作,爭取早日將我們紅雲開到省城,到時候咱們在省城勝利會師,一家團聚。”
後世省城發展得非常不錯。
謝錚回了省城也有很多發展的機會。
而他們的廠子以後做大了,肯定要將總部遷往交通更便利發達的省城,才能開展其他業務,做大做強。
謝錚感動地握住了宋書玉的手說:“好。”
過完年,謝錚便踏上了北去的旅途。
他走後,宋書玉又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廠子裏。
現在他們廠的服飾在市裏也賣得很好。
需求旺盛,使得他們不得不擴產。
因此臘月的時候廠子裏再一次招工。
這次總共招了一百五十人,加上先前的八十多人,服裝廠一下子變成了兩百多人的工廠。
這放到城裏肯定不夠看,可放在他們這種小地方,那妥妥的大廠了。
紅旗公社一下子成為了周邊幾個公社的香餑餑,不少公社跑來向他們取經,也有的想邀請他們聯合辦廠的,還有的希望紅旗公社能夠放開了,從周邊公社招人。
這些都被楊書記給推回去了。
別以為他看不出來,這些人都是想挖牆角的。他們自己公社還有這麼多合適的人員沒安排進廠裏呢,哪能將好處分給他們。
因為有了突出的成績,楊書記在縣裏的腰杆都挺直了不少。
他也向縣裏積極爭取,請求計劃委員會撥一部分化工纖維、羊毛羊絨等原料給紅雲服裝廠。
這樣社隊企業,計劃委員會是看不上的,奈何縣裏領導重視。
單就到處種植棉花一項,去年就給全縣的老百姓增收了幾十萬元。
縣裏看到了紅雲大隊服裝廠的潛力,因此也願意扶持一把,經過商議,計劃委員會答應每年劃撥一部分布料給紅雲大隊服裝廠。
有了這批布料的支持,他們可以做更多的衣服,其中就包括現在最流行的的確良。
宋書玉重新調整了服裝廠,將名字改為“紅雲服裝廠”,去掉了大隊兩個字,方便以後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此外人員調整是重中之重。銷售部一分為二,設置兩名經理,讓兩人保持著相互競爭和監督的關係,生產部設置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生產布料的技術組,單獨成一個部門,叫生產一部。做衣服這塊為生產二部,雙方平級。
若以後規模擴大,再繼續細分。每個部門主任、經理以下再設小組,層層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