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重生
七月末早晨八點鍾的太陽,已經徹底帶走了一整夜帶來的微弱的涼意。
遙遠的南方某個城市的火車站,已經擠滿了帶著大包小包準備出發的旅客。
遠遠望去,已經初具後世春運規模的雛形了。
人們大多穿著灰黑藍三色的衣服,偶爾夾雜著一些時髦白襯衣,黑西裝,紅裙子,在人群中要多顯眼就有多顯眼。
每當羨慕的目光落到身上的時候,那幾人的肩膀後背不自覺的就挺直了幾分。
80年代初期,人們的思想雖然還沒有徹底放開來,但是摩登,時髦,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願望卻已經悄悄的在內陸沿海的很多城市的人民心中生了根,發了芽!
隻等著有充足的雨水和陽光灌溉,就能開出五顏六色絢麗多彩的花朵來!
此時,火車站裏不太擁擠的角落旁還站著一位年輕的女子。約莫20出頭的年紀,頭上剪著類似學生頭的短發,把白嫩顯小的瓜子臉顯得越發小了。
要不是看她手上拎著一個辦公包,看著像是已經工作了,說是學生也沒有人不信的。
李月亮站在火車站足足等了一個小時,晚點了半個小時的火車才姍姍來遲。
雖然自己行李隻有一個公文包和一個不大不小的旅行包,和別人拖家帶口,身上掛滿了大包袱的人相比已經夠輕鬆了,但是等到上了火車找到座位,李月亮還是累的滿腦子都是汗。
一半是天氣太熱,另一半是人太多,擠的。
李月亮親眼看著許多個身子矯健的,看著火車門擠不上去,就從旁邊的窗戶爬進去。
雖然在後世的影視作品看過類似的片段,但如今親自經曆了這一幕,還是忍不住感歎,不管是30多年前還是30多年後,人多的這一特點貌似我國一點都沒變。
自己的座位是靠窗的,李月亮把行李在座位上方專門放行李的地方放好,就坐下來休息了。
沒過多大一會兒,車廂裏的座位便漸漸滿了,等到火車緩緩開動,車廂裏的環境也由一開始的不大聲說話一米處的人便聽不清楚,而變得逐漸安靜起來。
李月亮放鬆身體,輕輕地靠在後麵的椅背上,目光隨著窗外向後褪去的景色而緩緩出神。
沒有人知道,眼前這個穿著普通,但長相年輕又漂亮的姑娘,內裏藏著一個來自30多年後的靈魂。
李月亮上輩子也叫李月亮,是她大字不識一個的媽媽給她取。
因為她是一個女孩,80年代末國內計劃生育抓的特別嚴。
他親爹又是一個吃公家飯的小學老師,要是不想丟掉這個鐵飯碗,也就是說家裏就隻能有這一個小孩。
李月亮還是後來聽別人說才知道的,當她出生後親爹親爺奶知道她是女孩後,親爹拉長個臉什麼話都沒說就去上班了,親爺奶隨後也跟著出了醫院。
把剛生了孩子的親媽就這麼扔在了鎮醫院,後來還是得到消息的姥姥姥爺趕了過來,把住院生孩子的費用交齊了才帶著女兒和外孫女回了家。
李月亮和她媽一直在姥姥姥爺家足足住到親媽做完了月子,李月亮要辦滿月酒了,才被親爹接回去。
從一歲到六歲,李月亮一直都沒有一個正經大名,家裏和村裏人一直閨女,閨女的這麼叫。
眼看著馬上到七歲要上小學了,必須上戶口取大名,李月亮她親爹親媽離婚了。
應該說親媽是被離婚才對,親爹某一天回到家直接就宣布要離婚。
與李月亮和她親媽臉上的震驚和不可置信相對比的是親爹和親爺奶臉上的冷漠。
李月亮的親媽也不是沒有娘家的,這件事足足鬧了兩個月,最後的結果還是兩人離了婚,李月亮跟著親媽,但每個月親爹得給撫養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