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現在的大哥大和傳呼機。

那麼大一個拿在手中笨重,傳呼機沒什麼功能,她也不是很喜歡。

所以在謝言之幾個人都配備上傳呼機的時候,李蓁蓁什麼也沒有要。

平日裏也沒什麼事情。

商場已經有了很大的規模,管理層都是她高薪聘請的人員,不需要她再親自出麵。

所以,李蓁蓁每周隻會到一次商場巡店。

商場距離蓮花灣不遠,真要是出了什麼大問題,可以直接找到她家裏。

店主們匆匆忙忙趕到商場,也沒能見到李蓁蓁。

商場給她們又指了一條路。

指去了蓮花灣。

李蓁蓁的住處蓮花灣大多數人都知道在哪兒,走到蓮花灣,在那裏隨處找到一個路人,直接問賣衣服商場的那個老板住在哪裏,人家立刻就能夠告訴你。

從商場建立起來後,李蓁蓁的故事就傳開了。

也有不少人改變了很多對個體戶的看法。

能賺錢,尤其是現在許多工人下崗,最早賺錢的個體戶已經成了商場的大老板。

要知道,三年前的李蓁蓁開的還是一家小服裝店。

他們蓮花灣是看著李蓁蓁發家致富的。

就這樣,李蓁蓁的住處一傳十十傳百。

早已經不是什麼隱私了。

不過沒什麼事情大家也都不會去打擾李蓁蓁。

這也不是什麼秘密,商場的負責人便另外指了路。

店主們想要搞批發,這些不歸她管,她也做不了主,隻能讓李蓁蓁出麵。

店主們知道了蓮花灣,又一起去蓮花灣尋找李蓁蓁。

也不知道是不是好事多磨。

見到李蓁蓁的計劃再次中斷。

李蓁蓁當時剛好去了內城,她和謝言之在那裏買了房子,她要盯著裝修。

其他人盯著她不放心。

張建業的眼光大紅大綠,李蓁蓁生怕裝修成一座過於前衛的潮流房子。

江誠還在學校,正是考研究生的關鍵時刻,誰也不能去打擾他。

謝言之更是忙碌,隻能她親自前往。

店主們再次跑了空,尋求批發之路一波三折。

等到李蓁蓁晚上回來的時候,從隔壁周大媽那裏聽說了這件事情。

李蓁蓁在第二天特意留在家裏等候那幾位店主。

她是不願意在商場搞批發的。

本意是走中高端路線,接的是私人訂製,搞批發可以直接去製衣廠。

不過店主們的坎坷經曆,還是讓李蓁蓁留了下來。

成與不成至少見見。

也正是那次見麵,讓李蓁蓁改變了看法。

也讓她明白。

不是不願意,而是給的還不夠多。

當層層利潤被抽絲剝繭擺放在李蓁蓁麵前的時候,說不心動是假的。

更多是店主們的誠意。

她們對待自己的態度,讓李蓁蓁想起來當初她麵對兩位退休的老廠長一樣。

心中的激動又忐忑。

那時候接連幾天都在家裏準備,還給廠長和廠長夫人設計了衣服,就是為了搭上製衣廠那條線。

見到幾位店主在她麵前盡力遊說,想要商場搞批發。

又是給她拿土特產,又是掃地做飯的。

烏泱泱的一群人,聚在她家裏。

李蓁蓁都看在眼裏,諸多感慨。

店主們終究是用實際行動說服了她。

她也願意給努力的人一個機會,亦如當年兩位老廠長給了她機會。

*

謝言之拿起毛巾擦了擦額頭的汗,擦幹淨汗珠,繼續埋頭吃飯。

張建業吃飯時候也是閑不住,尤其是現在緊要關頭,更是想要不停講話。

“哥,親哥,你和嫂子啥時候要個孩子,別等到時候我孩子都出來了,你們還沒準備要呢。”

這話張建業說的一股子炫耀感。

三年,他追了梁燕整整三年。

期間他上了夜校,又不斷學習其他的技能。

如果不是真的沒有時間的話,張建業怕是都要重新參加高考。

為了縮小與梁燕之間的差距,張建業什麼都願意去做。

哪怕是從前最不喜歡的書,也能夠每周堅持看完一本,並且批注做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