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內的氣味顯然並不好聞,這也難怪本應隻能乘做十幾人的車廂擠進了近三十名孩童。雖說小孩塊頭比成年人小很多,但仍使車內擁擠不堪。
秦陽機靈的把瘦弱的身子縮到車廂內的邊角裏,偷偷的打量著車內的其他孩童。
來參加入門考查的孩童從衣著打扮,從出身上看明顯分為了三類人。
第一類人是坐在車廂正中,正被其餘大部分孩童簇擁其中的錦衣少年這一類人。
這名少年居然是夜無傷,是車內年齡最大的一人。同樣的老爹身為鎮長,家中頗為富裕,身為一階武徒,身手雖然並不怎麼高明,但對付象秦陽這樣隻有一些笨力氣並從未習過武的小孩,還是綽綽有餘。
很顯然像夜無傷這類人,家裏有錢又有勢,還會幾手功夫,自然就自發的成為了車內大部分孩童的“大哥”。
另一類人就是簇擁著夜無傷的這些孩童,這部分人出身五花八門,家裏有開店鋪的,有打工的,有靠手藝吃飯的……等等,但都有同一個特點就是:都是在城鎮中長大的,自然或多或少的跟家裏大人學會了一些察顏觀色,逐利而行的本事,因此這些人都簇擁著夜無傷,並左一聲“夜少爺”右一聲“夜大哥”的稱呼著,夜無傷看起來對此早以習以為常,非常的受用這些稱呼。
最後一類人就是秦陽這類人,這類人都來自偏僻的窮鄉僻壤,家裏一般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非常的窮苦。這類人在車裏是最少的了,隻有五六人,神態多半畏手畏腳不敢大聲言語,隻是看別人放聲說笑,和不時大聲喧鬧的那部分童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馬車從黃羊鎮出發一路向西飛奔,路途中又去了好幾個地方,又接了幾個孩童,終於在第五天傍晚時分趕到了彩霞山,無極門總門所在地。
所有的孩子一下車,都被彩霞山那五彩的落日美景深深的迷住了,直到王護法催促聲起,大家才清醒過來繼續往前走。
彩霞山原名落鳳山,相傳古時一頭五色彩鳳落在此地,化成此山。後由於來此的人發現此山在落日時分美麗異常,猶如彩霞籠罩,又被人改為彩霞山。當然此山自從被無極門占有後,外人自然不能再來此隨意欣賞如此美景。
彩霞山是東南境內第二大山,除了另一座百莽山,就數此山占地最廣,方圓十幾裏內都是此山的山脈所在。此山擁有大大小小的山峰十幾個,各個都十分險要,因此全都被七玄門各個分堂所占據。彩霞山的主峰“落日峰”更是險惡無比,不但奇高陡峭,而且從山底到峰頂隻有一條路可走,七玄門將總堂便放在此處後,又在這條路險要之處,一連設下了十三處或明或暗的哨卡,可稱的上是萬無一失,高枕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