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叔侄(1 / 2)

張霸光天化日之下縱軍洗劫方家莊,雖然其部多數被擒,而張霸也被張飛捅死。但此事還是引起了郡太守和刺史的關注。此時幽州刺史姓劉名焉,字君朗,江夏竟陵人,西漢魯恭王劉餘(漢景帝第五子)後裔。如今他的車架從薊縣開入涿縣,當地郡守,縣令一眾官員無不翹首相迎。刺史秩雖隻六百石。但所察之對象則為二千石之太守。昔年漢武帝之意,以為斷進之士勇於任事,故用低級官監察高官,刺史可乘傳奏事,又常有派刺史領兵作戰之事,刺史奏聞之事不必經三公委派掾吏按驗,故而郡守、縣令對之頗為忌憚。

劉焉車架後跟著司馬鄒靖所部的兩千軍兵,其勢頗壯。沿途百姓見後紛紛避道,車架內劉焉幡然感歎道

“我督查幽州已過數載,涿郡賊寇至今猖狂消極,如今反倒是變本加厲肆無忌憚,若說過失,涿郡府君難辭其咎”

車架緩緩行至涿郡太守府前,諸官吏紛紛高禮相迎。劉焉乃問涿郡太守道

“府君如此費力接我車架定是花了不少心思”

太守誠惶誠恐道

“使君受天子所托巡查本州,省察治狀,斷治冤獄。如今舟車勞頓到了本郡,自然該一盡地主之宜”

劉焉一邊下車一邊朝府邸內走去,肅然而言

“焉不過百石小吏,如何能得府君這般禮待,實在是誠惶誠恐”

一旁眾官吏維諾的跟在後頭,陸續進了廳堂,依次入席,這首座自然是讓給了劉焉,太守從旁而席。

劉焉不經意間說道

“我來時路上,就聞涿郡賊寇禍害至深,不知可有此事”

縣令忙道

“使君隻聞其一,不知其二,早些時日那悍匪回龍賊寇已被郡中督郵劉玄德率部清剿殆盡”

劉焉凝神皺眉,不置可否的說道

“這倒是奇聞了,郡中是否沒了領兵郡尉,校尉或是軍中司馬,怎的一個督郵居然可領兵剿賊”

太守慌忙上前道

“並非如此,使君不知,當日劉督郵是例行公事時偶與賊寇遭遇,也虧了他驍勇善戰,才大敗了賊軍”

劉焉點點頭道

“如此說來,這劉玄德還是有所能耐的”隨即又掃視了一眾官吏道

“劉玄德是哪位”

劉備聞身起立,劉焉但見其人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麵如冠玉,唇若塗脂。感歎這人必有長處,非常人也。心中略生好感。遂道

“玄德,真英雄也”

劉備誠恐應答

“使君謬讚。不過是備運氣上佳,才有幸剿殺賊軍”

劉焉點點頭道

“不急不躁,謙遜自持,玄德果然是一員幹吏”複又問道

“你既姓劉,倒是說說宗派,指不定與我還有淵源”

劉備道

“祖上乃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

劉焉哈哈一笑,道

“果不其然,你我淵源頗深,算上輩分,你可叫我一聲叔父”

劉備喜不自來,暗自裏激動不已,卻不表露。在場眾人,見劉焉獨對劉備偏喜,如今還認了叔侄,心中自然是嫉妒羨慕。

閑敘片刻,府上下人備了宴席,一眾人相繼入席,劉焉問太守道

“久聞涿郡有方家莊一地,那商賈仁心廣施,頗有美名,不知真假”

太守道

“此事我也有所耳聞,然則縣令大人曾與方家莊多有交涉,其中詳細更為清楚”

劉焉複又問涿縣縣令。

縣令道

“方家莊莊主確為米糧商賈,周邊百姓皆有受過那莊主恩惠,此言非虛”

劉焉點頭稱讚道

“從商者皆不入流之輩,然則這方莊主能有這番作為,也算是商中典範”

縣令繼續道

“昔年那莊主先父曾囑托我,舉其子為孝廉,然憂心其父為商賈之流,不敢造次,故而便未曾允諾”

劉焉不恥發笑道

“為國舉才本該不問出生,若是這莊主果真有才學,大人無須擔憂,況且其人能廣施仁義,屢行善舉,有這番心性者不失為廉。”

“使君教訓的是”

劉焉瞪了眼縣令道

“想來那莊主先父也是給了你諸多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