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需找大王借一物。”司馬懿似乎聽不到他的話,自顧自的說著。
“何物?”
還是不懂中原人的套路。
司馬懿掙脫他的手,後退兩步,咧嘴一笑:“人頭。”
伊夷謨臉色大變,快步轉身上馬。
司馬懿背後箭如雨發,將其射成刺蝟。
左右兩軍魚貫而出,將敗軍團團包圍,悉數殺盡。
此戰之後,各方勢力方才醒悟過來:曹操是個狠角色!中原周氏對他的扶持絕不隻限於打壓自己等人。
而是要徹底征服此地!
司馬懿為此地漢人領袖,又和高句麗貴族合作,形成第一波聯軍。
曹操抓住機會,在後續兩萬人抵達後,再次兵出國內城。
曹操的果斷有些出乎司馬懿意料之外。
他是想退的。
他很清楚決定軍隊勝利的因素,更清楚曹操手下的是什麼人:是幽州人,是經曆絕望,如今被周野賜予希望的幽州人。
司馬懿手下主要也是幽州人,但這些幽州人沒有希望、沒有目標的孤魂野鬼,輸贏都隻能在這塊荒原上晃蕩。
至於戰馬、甲胄、兵器、弓弩之利,那更是沒法比較的事情。
還有一點重要因素,那就是糧草。
憑曹操的地盤和根基,根本供應不了如此規模的部隊,但架不住他背後有財主源源不斷的向他輸血。
這也是周野為什麼敢放他來此的原因。
但凡曹操敢反,周野先把糧草一撤,再頒布一道命令‘允許曹操所部回漢土’。
那曹操部下立馬一哄而散,全跑了。
可曹操逼到麵前了,退都沒法退——迎難而上。
雙方戰於遼山一帶。
司馬懿比起伊夷謨要堅挺許多,戰況頗為激烈,曹操所部傷亡總數破萬。
但司馬懿最終還是被擊敗,倉皇而逃。
擊垮司馬懿後,曹操迅速吞並他帶出來的人口。
隨後,他不再對北出擊,而是固守國內城一線,抵擋北方來的聯軍。
進攻方向也開始轉移,從北至南,開始向三韓之地發起進攻。
曆時七個月,周野又通過幽州方麵增派戰馬兩萬匹、兵器五萬件、甲士三千。
百濟、馬韓、辰韓、新羅等國皆降。
半島即平,北麵諸國依舊未能打破國內城,開始有些慌了。
曹操再次發動向北攻勢時,和玉派遣北國將領並周卓、徐榮等人,領騎兵五萬餘人,由西向東展開攻勢。
又三月,扶餘、挹婁、沃沮等主要國家皆降。
一年餘時間,曹操所部南征北討,一刻未歇。
將軍騎馬都騎的兩腿直哆嗦。
中高層將領,陣亡率三分之一,病倒三分之一。
等劉和帶著命令來的時候,能跟曹操一塊迎接的都是幾個宗室。
都說曹操眷顧宗室,果然不假,到這種地步了依舊如此……劉和瞥了一眼,心裏嘀咕,表麵上卻不動聲色,笑著道:“恭喜孟德公,立下大功啊!”
“哪裏哪裏。”
曹操連忙謙虛,道:“得以速成此功,也全仰賴方伯助力啊!”
曹操在前線賣命,總掌他後方的是劉和。
換句話說,曹操立的功,還得均一口大的給劉和。
如今命是保住了,周野大方的話也會給他一些甜頭嚐,但實際權位要超過劉和,幾乎是沒有可能的。
曾經的曹操坐擁數州之地稱王,莫說是劉和,就是他老爹劉虞在曹操麵前都不夠看。
現在嘛……
但這有什麼法子呢?
人家劉和雖然才能一般,但是是最早一批帶資入股的,拿好處是應當的。
“保住命就不錯了。”
轉念一想,曹操又豁然開朗了。
畢竟,在這個重視過往和汙點的年代,曹操曾經犯下的‘叛逆’大罪,誅他九族都不過分。
數日之後,南陽第二封命令送達:
一、曹操並諸將回南陽;
二、幽州刺史劉和暫領撫東將軍,負責總鎮諸國;
三、盧植之子盧毓任撫東中郎將,輔佐劉和;
四、荀葚任外相,負責總領諸國政事,主要任務是給各國換上漢地派來的國相;
五、龐統新任軍相,負責安排諸國軍製事宜……
茫茫北風中,曹操解甲,快馬加鞭,一路西歸。
“歸去!歸去!”
“過往隨北風,功名尤常在。”
“甚好!甚好!”
“哈哈哈……”
曠野中,
長風大笑,
憑馬飄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