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娘家來人(1 / 2)

於是沈恪就在他們家住了下來,為了堵住外麵的口舌,他們便說沈恪是她遠房親戚的孩子,父母不在了才投奔過來的。

一時間,李家多了個侄子的消息也就傳開了。

村裏人聽了,有的說江秀心好,自己都過得艱難,還多養一個孩子。

還有的認為江秀不會持家,反正說啥的都有。

江秀對此根本不在意,家裏多了個人,她得更加努力的賺錢。

如今剩下的銀子有30兩零960文,供他們吃住是不成問題的。

但是他們房子太舊了,有好多地方都漏水,再加上她想擴大養雞的規模,這些都是要錢的。

還有他們隻有那幾畝薄田,啥都不夠,李謙以後肯定是要走科舉的,要花的錢更是隻多不少。

還有沈恪,他肯定也是要去念書的,既然答應了收留人家,江秀也會好好培養的。

家裏的第一批雞崽子已經在生蛋了,每天都能撿十多個。

江秀打算繼續讓它們抱窩,為此她特地將屋後那一大塊空地給收拾了出來。

四周插上籬笆,有公爹在,她都不用去買雞舍了。

公爹直接做了好幾個雞舍,她將雞舍搬進了空地裏安上。

又捉了兩隻小狗來看家,鴨就放在原來的雞舍養。

這下子屋裏的味道都好聞多了,特別是夏天,味道太重了。

造紙的工作她也沒閑著,這次比上次擴大了好幾倍的產量,當然了大部分都在空間裏。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他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雞蛋多得都可以賣了,這個活兒是交給劉氏的。

賣的錢也讓劉氏自個兒拿著。

轉眼間時間就來到了秋收,江秀種的那幾畝水稻不出意料的大豐收了。

廢話,她用的是雜交稻穀,又用了肥料,能不豐收嗎?

就這麼幾畝地都收了一千五百多斤的糧食。

早知道這個時代一畝地才出不到三百多斤的糧食。

大家紛紛來向她取經,江秀隨便說了幾個法子便將他們打發走了。

雜交水稻的原理她可解釋不清楚啊,將糧食收回家,她才鬆了口氣。

在此期間,她又給書鋪提供了兩次貨,兩次加起來一共賣了120兩銀子。

隨後她就把沈恪給送進了,夫子教考後非常滿意,甚至超過了李謙。

這天江秀正在算賬,幾個孩子也放假在家。

“請問這是李忠義家嗎?”院門口突然傳來了聲音。

江秀放下賬本,起身去開門。

打開門一看,隻見門口站著四個人,兩個女人帶著兩個小孩。

為首那人一看到江秀,一下子就撲了上來,“秀娘啊,娘可算見著你了。”

江秀趕緊推開她,後退了兩步。

那個女人看起來四五十歲,穿著一身打補丁的藍布衣裳,頭上綁著頭巾。

瓜子臉,大眼睛,長得跟江秀有幾分相似。

她旁邊還站著一個女人,看起來二三十歲,尖嘴猴腮,一雙三角眼裏透著濃濃的算計,讓江秀很不舒服。

隻一眼,江秀就從記憶中讀取到了這兩人的身份,一個就是狠心賣掉原主的原主娘孫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