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騙著自己,
自以為很滿足的人兒;
欺騙著自己,
自以為很豁達的人兒。
給你指一條路吧!
無所謂落寞,無所謂痛苦。
雨,
黃昏,
江山。
××××××××××××××××××××××××××××××××××××××××××××××××××××××
——一入紅塵萬丈深。
——可憐我無所謂入或不入,我已身在紅塵。
就從一個電話開始講吧。
“喂?”
“誰啊?”
“是安然嗎?”
對方沉默了幾秒,接著——
冰冷的“嘟,嘟,嘟……”
魏雨君握著話筒,愣了幾秒,然後嘴角露出一絲難以言喻的苦笑。
——果然,是最打擊人的情況啊!
放下話筒,魏雨君給對方發去短信:“不用這樣吧,我隻是想確認一下這是不是你的號碼而已。”
看來幾天前給對方所發的那麼多個短信,是徹底被她無視掉了。看到那些短信連回應都沒有的情況,魏雨君不得不懷疑這個找來的號碼是不是對的了,於是才有了剛剛打過去“確認”的那個電話。
現在看來……
——掛人電話是很不禮貌的知道不?
魏雨君悵然若失著,忽見對方回了個短信,他忐忑地打開,隻見:“我剛有電話進”。
他反應過來,笑得更加苦澀。
——迫不得已回個短信,卻懶得找個更為靠譜的借口。或許,我本身的存在就讓她感到煩惱吧?
——罷了罷了。
於是,魏雨君又發去一個短信作為總結:“我在家過了無比頹廢的幾天,覺得人生沒有希望了……然後昨晚夢到了你,今天決定和同學出去逛一逛。嗯,就是這麼回事了。”
也確實就是這麼回事了。
——然後做什麼呢?
那位心理醫生說他有自閉傾向,建議他多和別人交朋友,多和別人交流,多參加集體活動等等。
心理醫生?那是在一個好朋友的建議下,魏雨君瞞著父母去的。好朋友?自閉傾向?其實很少有像魏雨君這種人緣挺好,特別是關心他的朋友不少,卻仍有自閉傾向的情況。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語言交流障礙,就是——口吃。
情況不算嚴重,卻足以給他的人生施加他人難以體會的壓力。
所以他漸漸養成了少說話,多微笑的習慣。許多事情,不和人爭,都是微微一笑就過了,加上他說話時的缺乏自信,音量偏小,別人當他這是一種屬於男生的禮讓和羞澀。
——容易讓人親近,卻也往往僅止於親近,是這樣的嗎?
但是,且不論那些有意無意的嘲笑,便是在“需要”的時候難以表達的情況便時常讓他感到難受了。可是表麵上,他還得裝作自己不在意這些“麵子”,對別人說“習慣了沒關係”。
——是被迫“淡然”吧?
日子久了,魏雨君也真的在表麵上“淡然”了。可是,內心深處呢的他又是怎麼想的呢?是真的不在意嗎,還是僅僅因為“習慣了”不在意?
好吧,淡然了,放開了,“笑對人生”了,人生便也無可避免地有了種虛無的意味,是不是?
——總得給人生找個“目標”吧?
於是魏雨君給自己找了個“希望”,可是挫折也來得很快,一開始的拒絕是委婉的,弄得他以為自己在這件事上還有討價還價的餘地。接著再糾纏,對方便暗示“以學習為重”,然後態度開始冷淡。
好吧,以學習為重,至少,事情的可能性還沒有泯滅是不是?
漫不經心地熬過了高考。畢業典禮的時候,他希望留一張她的照片,請求的時候,被回以一句簡單的“沒心情”。然後,他在那一天發過去的短信也全部被無視了。
嗯,還有心理醫生。
去看心理醫生時,他抱著一種自嘲而又不信任的心態,他對心理醫生講了許多東西,卻唯獨隱瞞了一件事,最為重要的一件事——他口吃的情況。
當什麼都無所謂的時候,當他認為某件事情對自己沒什麼影響的時候,他才能順利地表達自己,很諷刺是吧?所以他冷著心情,看著自己在對一個特殊的陌生人講述關於自己的事情,語句十分流利。
魏雨君不相信心理醫生真的可以在短短兩個小時裏麵讀懂自己,因為連他自己都時常為自己多變的,莫名其妙的性格而感到茫然。
——自閉傾向?好,這是真的,沒錯。
接著魏雨君過了無比頹廢的幾天,悶在家裏,與世隔絕。電腦遊戲,聽歌,看小說,練琴——哦,還有進食和必要的睡眠。直到一天晚上,他在渾渾噩噩的睡眠中十分清晰地夢到了她。醒來的時候,他還試圖繼續睡眠讓那個夢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