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文化 不到一個億(3 / 3)

燕二河;“我看也是。”

燕長青:“我覺得搞批發也不一定就得在外邊,江對麵更合適,以後咱們市場不能隻做國內,那邊靠海,走航運方便。再說現在那邊挺便宜的,合適。”

燕二河:“長青說的不錯,有遠見。”

陳有亮沒搭理牆頭草,轉而問燕長青:“長青,你覺得咱們市場,還能做到國外去?”

“那有啥不行的,別人能拿罐頭換飛機,咱們憑啥不能。”燕長青說道。“你看啊,現在咱們市場裏有人有車,都跑幾年了,再說你又有錢,在這裏先設個點,回頭慢慢研究一下,應該沒那麼複雜吧?無非是這邊買那邊賣的事兒。”

“好像也是。”陳有亮摸著這倆天長出來點胡茬的下巴,兩眼有點冒光,口吐芬芳。“這特麼要是咱也能把生意做到國外去,那可牛比大發了,也算光宗耀祖了吧!”

現在國家多缺外彙啊,對能掙外彙的企業公司,各種扶持,什麼退稅之類的都是小兒科。

要是能做外國生意,那簡直太牛了。

燕長青就看著姑父兩眼冒光,等他做決定。

然後就看他轉身就走:“走啊,去問問這邊開市場是啥章程,咱們先買地,然後慢慢往這邊派人,先打好基礎,再考慮去外國去。”

走了幾步還忍不住又來了一句:“國外的生意,嘿!”

……

事情挺複雜的,不過三人有錢,賬戶上的一串數字,讓他們底氣十足。

等他們講清楚了來意,工作人員還沒說話,在一旁的一個看起來應該是個管事的人,指點道:“你們這個步子,邁的有點大了。”

說著一個轉身,拿著一根小木棍:“你們看,從你們,桃樹鄉市場是吧?從那裏直接到這兒,路程太遙遠了,你們肯定更明白路上的凶險。”

“所以我建議是,你們先在中途挑選個地點當中轉,然後再考慮這裏。這可是滬城,地價可不便宜。如果你們先在這裏買了地,等發現需要中轉點的時候,沒錢建設,那就很容易讓整個公司陷入困境……”

陳有亮表示:“這個暫時不用擔心,我們剛把前年買的三百萬股票出了。”

“前年?”旁邊的工作人員感慨道。“買了這麼久才賣啊!”

“各位,這邊請。”那個感慨的工作人員被管事的順手扒拉到一邊,然後這管事的扔掉木棍,做了請的姿勢。

“我姓諸,諸台辰。三位是考慮在什麼地方建立這個市場的?你們來看啊,目前這裏,這裏,土地的價格都很便宜……”

……

等到認購證搖號前,三人已經基本把這事辦好了。

剩下的是等手續,然後就可以往這邊調派人,不過諸台辰說的很有道理,中間還缺少一個或者兩個點。

兩個點最好,因為這樣司機不勞累,還可以完全避免晚上趕最後一截路,安全性更高。

不過這個不急,回去的路上,帶上錢,買過去就是。

地點好選的很,總路程一算,平均分個點就可以,比如回去的時候先到京南城那裏,買塊地再說。

原本沒有這麼想過,現在想一想,其實早該這麼幹的,離得遠的地方,都在沿途設立上中轉站,哪怕不做貿易,隻駐紮一批人,專門讓大夥兒安心休息,也是值得的。

……

因為想的太多,計劃也太多,所以導致接下來的搖號,三人都不太關注了。

盡管這次的中簽率,幾乎達到了一半。

就離譜。

隨便一算,這一趟來,賬戶裏的錢有一個小目標了。

……

然後買上一輛車,就是李秀妮覺得比老家的吉普車更牛的那種吉普車。

帶上錢,三人就出發了。

按照計劃,先到京南城,買一大塊地。

接著繼續出發,再買。

天氣已經熱了,三個人開著有空調的三菱帕傑羅,完全不在乎火辣辣的太陽。

當然燕長青本來就不在乎,主要是那倆人,一路上都對這輛價值買一小塊地皮的車,讚不絕口。

……

想到未來的大計劃,陳有亮幹勁兒十足:“我還以為市場快發展到頭了,沒想到出來跑一趟,思路一變,這前景大有可為啊!”

“我可從來沒覺得市場快到頭了。”燕二河振振有詞,現在他喜歡上了抬杠,覺得有意思的很。“七斤的主意,能有不好的嗎?”

“對對對!”陳有亮不想和這人說話。“長青,如果這麼幹的話,咱們不能隻幹一條線啊!至少多整幾條線,把現在能覆蓋的地區,中轉站都建起來,每個地方留守的人,還可以深挖當地市場……”

燕長青點點頭:“對啊!那也是市場現在有點成熟了,才可以這麼幹,要是早一些時間,咱們也分派不出人手。”

“還有你的酒。”陳有亮得意地笑著。“以後也可以通過這個渠道,直接先把貨鋪到中轉站那裏,接著廣告一打,隻管等著收錢就行了!”

說的太有道理了!

感謝書友“學徒1993”打賞,謝謝支持!

感謝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