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裏還沒出過大學生呢!
別說大學生,連高中生都沒有。
燕長青半年的變化已經讓這一家人昏了頭,現在燕長青都快當家做主了——窮苦太久了,真的太苦了,現在終於有了改變,誰厲害還用說嘛!
一家人都堅信從小這麼有‘能耐’的燕長青肯定能有大出息,但是還真沒想過他能成為大學生。
就像村裏人也從來沒人會想,以後不但家家能用上電話,還能用手機,還有不少人家買汽車……夢裏都沒做過這樣的美事兒!
所以他們最多想想,以後如果燕長青有本事,能考個中師回來當老師,那就是方圓幾十裏的體麵人了——如果能留在鎮上當老師更好,商品糧戶口,聽起來就很氣勢。
和那個流傳的笑話一樣:種地的覺得皇帝種地肯定得用金鋤頭。
……
在家裏人滿心擔憂的情況下,燕長青出了門。
然後喊來二娃鐵蛋,不到半小時二三十個熊孩子都聚集到了打麥場。
接著燕長青發話:“今天不練武,教大家個順口溜。先說好了,不敢跟著學的,以後就別來和我們玩了。”
熊孩子什麼都不懂,天大地大沒有不讓他們一起玩事兒大,當即都表示同意。
就是教熊孩子挺難的,燕長青得一句一句的教,還得承諾:“誰第一個會說的,我以後給他打一隻喜鵲,保證活的打下來,帶回家還能養著。”
然後就開始很認真的當幼兒老師:“老百姓,生活難,村長家用電不花錢,電工村長是一家,亂收電費苦了咱。村長家霸女又欺男,村裏人敢怒不敢言,說了就得被刁難。村長實在太霸道,老天保佑他們快玩完……”
重點是第一句,告訴大家村長和電工勾結,用電不花錢,大夥兒分攤錢了——後邊是燕長青不負責任的推測。
沒打算指望一句話能讓村長家如何如何,也沒指望村裏那些逆來順受的人能如何如何,就是要先占領輿論高地。
幾個大一點的孩子明顯知道不太妥當,但是他們不太敢說。
一來是知道燕長青厲害,想打鳥就打鳥,打起來還厲害;二來是這些半大孩子如今也不好混,幹活還使不上力,同齡人都在學校,年齡大點的又看不上他們不帶他們玩……
跟著小點的熊孩子混就算了,又因為燕長青在,還沒混上半點話語權。
關鍵燕長青還有錢,這會兒正掏出來一疊一毛錢,然後要求:“都按要求排隊,今天是咱們第一次集體活動,等結束了還有獎勵,每個人一毛錢,可以去小李灣那小賣部買糖吃,能買很多……”
前麵說過,大燕莊窮的至今還沒小賣部,買東西要去一個叫小李灣的村子才有。
燕長青還給大夥兒保證:“說話算話,到時候要是不給,我就是小狗!我去演出拉二胡人家都給八十塊錢,不差這一毛錢。”
當然他出的可不是一毛錢,一個人一毛錢就兩塊多錢了,但是現場的都是些孩子,誰會算這個?
熊孩子們經常被人承諾幹了這個買糖吃,不幹那個買糖吃,有幾個能吃到嘴裏的?
現如今居然遇到了現場兌現的,立刻更是鬥誌昂揚。
……
又半小時後,燕長青提著根棍子,像是丐幫頭領,帶領二十多個熊孩子,排著隊從打麥場出發。
然後燕長青來了一句:“我喊一二三,開始跟我喊,誰不賣力那一毛錢就不給了!一,二,三!”
“老百姓,生活難,村長家用電不花錢,電工村長是一家,亂收電費苦了咱,村長家霸女又欺男,村裏人敢怒不敢言……”
還別說,有人帶頭喊,喊起來還挺順嘴的。
大部分小孩子們第一次參加這種有組織有紀律的集體活動,特別興奮,一個個都興奮的很,扯著嗓子喊的小臉都是紅的。
聲音那叫一個響亮,脆生生的兒童音,喊起來越來越熟練,也越來越有節奏,更是越來越響亮。
村裏人當時就驚了,這是要幹啥?
熊孩子們要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