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村裏通電了(1 / 2)

第23章 村裏通電了

秋忙假之後就要等著種麥子了。

鄉裏話說,寒露到霜降,種麥莫慌張。

但是準備工作要提前做,比如把肥料準備好,把地提前犁好讓太陽曬一曬。

肥料都是農家肥,化肥還不是目前大燕莊人能考慮的。

犁地一般從忙完秋收就開始,因為村裏的牛不夠用,有一部分就得靠人力,或者用犁頭,或者直接上鋤頭耙子。

曬好地之後是耙地。

有牛的可以用牛,沒牛的……依然用人。

所以有個成語叫牛氣衝天,有牛就是豪橫,比如說今年燕長青家裏。

燕二河和燕大海兄弟倆一人一邊牽著牛,就完美體現了什麼叫牛氣衝天——這牛大概還處於叛逆期,幹活時候時不時地就尥蹶子,一個人拉不住。

用牛耙地的工具是土耙子,不是那種可以揮舞的釘耙,是一種木頭梯子的形狀,上麵釘滿了鐵齒。

這玩意兒用牛拉著跑的時候,後邊還得站上人壓著,不然很難把土耙碎——壓東西是可以,但是隨時會掉下來,來回搬上搬下的還不如人,反正很少有人壓東西,都是站人壓著。

最後才是種麥。

種上麥之後,才算是進入農閑階段。

農閑也不是真的閑,隻是相比較而言而已。

還要盯著田地裏,天旱了惆悵,澇了也惆悵……

但是這些都不關燕長青什麼事兒!

他饒有興趣地看著農田裏揮汗如雨的人們,看著這些在不久之後,逐漸都見不到的景象。

然後……依然帶著熊孩子們,在沒來得及把玉米杆運回家的農田裏,捉蟋蟀打鳥玩兒。

這年頭上學要求七歲,硬性的七歲,差一個月的都不要。

又因為學費問題,有些家長也隻能讓孩子晚點上學。

燕長青年齡差半歲,而且他都打好主意躺平的,隻幹自己樂意的事兒,又沒想去當什麼學霸,在村裏玩多好。

反正村裏這時候熊孩子們挺多的,天氣轉涼了,逐漸不能下水玩,於是這些熊孩子們隻能滿村的溜達,到處禍害……

幸好,大燕莊新晉村霸燕長青橫空出世,帶領一幫熊孩子們集體行動,村裏的人……別說人了,村裏的狗啊雞啊都鬆了口氣。

……

燕長青的隊伍越發壯大,基本上村裏的熊孩子們都聚了過來,包括一些女孩兒。

女孩兒要富養……那是不可能的,這年頭鄉村裏的女孩還真沒幾家富養的,能男女都一樣公平對待的就算不錯,重男輕女還是如今的鄉村主流思想。

熊孩子們在打麥場裏玩,隊伍裏還混雜了幾個八九歲甚至十來歲的,旁邊站得還有幾個年齡大點的女孩看——這些是家裏條件不好沒去上學,或者上了幾天學,覺得學不好又退學的。

對燕長青來說都無所謂,反正都是玩兒,也不耽誤他自己練技能熟練度。

二胡技能過了百分之九十以後,速度愈發慢了起來。大概就像一個學生通過努力,把成績提升到了九十分的水平,然後想考一百分,發現最後這十分,比前麵的分數可難太多了。

既然進度很慢,那他難免會看那些進度漲的還足夠快的。

比如說剛獲得沒多久的廚藝技能,有一次去二叔家裏,幫忙燉了次豬食,竟然也漲了點熟練度。

於是不自覺地,居然對於給自家買來牛的二胡技能,有些懈怠了。

幸好,這時候二叔來了。

……

燕二河不會懈怠。

主要是兜裏又空了,農忙期間跑腿買東西,牛用的人用的莊稼用的,特別是幹活累還買了幾次大肥肉過嘴癮……

家裏雖然有了兩頭小豬,但是等賣豬錢,那得到明年過年——這時候農村的豬一般都要養一年多,一年的都嫌不夠大不夠肥。